岁云暮矣天荒凉,北风萧飒号枯桑。
天工衒术逞奇巧,剪冰作花散下方。
空斋有客羸且病,正襟危坐冻欲僵。
地炉无火灰亦冷,双足刺若触剑铓。
故人相爱意殊厚,凌晨投以炭二筐。
瘦形挺然状鸡骨,尚带栎坞秋烟香。
便如暗室正欲睹,忽向目前逢夜光。
施敲石火自吹燎,陡觉群阴皆遁藏。
须臾血脉始和畅,渐久神气皆扬扬。
信知此物功不细,能使阳德随昭彰。
吾闻冬至子之半,泰道从此当开阳。
今年天心亦何事,乃遣沴气妨时旸。
缄诗报谢有深感,梅花几日开春香。
【注释】
①谢故人:感谢朋友。
②岁云暮矣天荒凉,北风萧飒号枯桑:岁月已经快要结束,天地一片凄凉萧条。北风萧瑟,吹动着枯黄的桑树。
③天工衒(xuàn)术逞奇巧:大自然造化万物,显示自己的神奇。衒,通“炫”。
④剪冰作花散下方:用刀将冰块割成花朵,撒向地面。
⑤羸(léi)且病:形容身体瘦弱多病。羸,瘦弱。
⑥地炉无火灰亦冷:没有火的地炉也显得冰冷。
⑦双足刺若触剑铓(máng):双脚被冻得发痒,就像碰到锋利的刀刃一样。
⑧施敲石火自吹燎(liáo):用手敲击石头,产生火花,自己点燃了火。
⑨陡觉群阴皆遁藏:突然觉得所有的阴气都消失不见了。
⑩须臾血脉始和畅,渐久神气皆扬扬:不久之后,血液流通,感觉舒泰,神志变得舒畅愉快。
⑪信知此物功不细:我深信这个炭的功效不小。
⑫能使阳德随昭彰:能让阳气上升,彰显光明。
⑬吾闻冬至子之半,泰道从此当开阳:我听说冬至这天是一年的中点,这个时候阳气应该开始兴盛。
⑭天心:指上天之心。
⑮乃遣沴(lì)气妨时旸(rán):竟然让不正之气妨碍了正常的天气。
⑯缄诗报谢有深感:写信表达感谢,内心感到十分感激。缄,闭封。
⑰梅花几日开春香:几天后梅花就开放了,散发着春天的香味。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收到友人赠送的炭后的感受,抒发了对友人深情厚意的感谢之情。首联写冬末严寒,北风吹折枯桑,表现了冬末的荒凉景象;颔联描绘炭在寒冬的威力,它把寒冷驱赶走;颈联写自己身单力薄,又生病,却还要坐在空荡的书房里;尾联写炭在寒冬里的功劳大,它使寒气消散,血液流通,神志开朗。全诗通过炭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在宋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当时作者正在江西吉州任知州。由于连降大雨,洪水泛滥,吉州城几乎被淹。作者组织人力修筑堤坝,加固城墙,并带领军民进行抗洪救灾工作。但灾情严重,城内居民生活十分困难。这时,他收到了一位老朋友寄来的炭,便写了这首诗表示感谢。从诗中可以看出,这位老朋友与作者交情很深,他不顾个人安危,冒着严寒送炭给作者。作者对老朋友深表敬意和感激之情,因此写下这首诗来表达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