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国人南去,澄江雁北飞。
驿亭逢暮雨,客路试春衣。
黄入宫莺浅,青含苑树微。
重来题汉柱,于尔识光辉。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意象、炼字等技巧分析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并结合题目要求概括作答。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反复诵读,在充分感知诗意的前提下,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述。

“上国人南去,澄江雁北飞”,这两句的意思是:送别的人们纷纷向南而去,清澈的江面上,大雁成群结队地往北飞翔。诗人以“澄”、“北”等词语点出时令,写送别友人时的特定景象,渲染了离别的气氛,为下文抒发惜别之情作了铺垫。

“驿亭逢暮雨,客路试春衣”,这两句的意思是:在驿站里,遇到暮色四合的细雨;在客旅中,试着穿起了春天的衣服。这句诗通过“暮雨”“春衣”两个词句,描绘了一幅凄凉的送别图景。

“黄入宫莺浅,青含苑树微”,这两句的意思是:黄色的花已开到深处,而深红色的花尚未完全开放,园中的树木也显得有些萧索。这两句从色彩和季节的角度写出了送别时节的景色,衬托出了诗人送友归杭的惆怅之情。

“重来题汉柱,于尔识光辉”,这两句的意思是:再次来到这里,我抚摸着汉碑,你将会感受到它的光辉。这句诗是说诗人要借汉碑的辉煌来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

【答案】

①这首诗首联起笔点明送别友人的季节——秋末冬初,落笔点明送别友人之地——江南水乡;第二联则写景抒情,渲染了离别的气氛;第三联写诗人在驿站里,遇到暮色四合的细雨;在客旅中,试着穿起了春天的衣服。第四联写景抒情,刻画出一个凄清的画面。

②颔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落花比作“宫中的妃子”,使诗句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情趣。颈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树木比作“苑中的卫士”,表现了诗人送别朋友之时的孤独寂寞之情。尾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汉碑”比作“光明磊落的汉子”,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敬爱之情。

③全诗通过对送别情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