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何青青,偏令别恨生。
连芊多宿雨,流啭更新莺。
袅袅晓烟中,枝枝春色同。
颦眉照芳沼,着意拂香栊。
含情不忍见,手弄千条线。
弱线不禁吹,历乱花前飐。
柔条易攀折,思远令心烦。
花飞随风远,那能到塞垣。
闻有新戍人,远寄一枝春。
只恐寄到时,弃掷同妾身。
注释:
杨柳青青,柳条翠绿,但它们却让我的离恨更深。
连绵不断的雨丝打湿了柳枝,清脆的鸟鸣声也变得格外响亮。
在清晨的烟雾中,柳枝袅袅,春色如画。
她皱着眉头照看着那池塘中的芳草,细心地梳理着自己的发髻。
她含情脉脉地看着这些柳枝,手舞足蹈,仿佛想要抓住所有的柳丝。
柔弱的柳丝不堪吹拂,纷纷飘散在花丛之中。
柔软的枝条容易被人攀折,让人思念远方的人而心生烦乱。
花儿随风飘落,飞向远方,怎能到达边塞呢?
听说那里有新来的戍守者,他寄来了一枝春天的使者。
只怕这枝柳送到的时候,已经被抛弃,就像我的身子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柳条为题,借写柳条抒发了作者对远在他乡的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全诗以“柳”为中心意象,将诗人对远去爱人的情感和对春日景象的观察巧妙结合,表达了对爱人的深情怀念。
首句“杨柳何青青”,以问句开篇,既点明了杨柳的颜色特点,又引出下文对于“杨柳”的描写,使读者对接下来的诗歌内容充满了期待。
接下来四句“连芊多宿雨,流啭更新莺。袅袅晓烟中,枝枝春色同。”,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杨柳被雨水浸润,显得更加翠绿欲滴;新长出的柳叶上还残留着昨夜的雨珠,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柳树在晓风中轻轻摇曳,宛如少女的纤腰一般柔美。每一根柳枝都沐浴在春风中,焕发出勃勃生机,与周围的景色交相辉映。
第五句“颦眉照芳沼,着意拂香栊。”,描绘出女子的神态。她的眉头微蹙,仿佛是因为思念而愁苦;她细心地打理着自己的发髻,仿佛是在为即将到来的离别做准备。
第六、七句“含情不忍见,手弄千条线。弱线不禁吹,历乱花前飐。”,进一步描绘女子的内心世界。她的眼中充满了深情,仿佛要将这满眼的春光都装进自己的心中。她的手不停地玩弄着那些柳线,仿佛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着内心的思念之苦。然而柳线却经不起风吹,纷纷飘散开来,落在了花丛之中。
最后两句“柔条易攀折,思远令心烦。”,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感受。那些柔软的柳条很容易就被人们攀折,这让人联想到远方的人儿也像这些柳条一样脆弱易伤。这种思念之情让他心烦意乱,无法平静。
第九、十句“花飞随风远,那能到塞垣。闻有新戍人,远寄一枝春。”,则将视线引向了远方。花儿随着春风飘散而去,飘到了遥远的边塞之地。听说那里有一位戍守边疆的新人来说,他寄来了一枝春天的使者——也就是一株杨柳。这株杨柳寄托了他的深情厚意,希望它能够穿越千山万水,抵达他的身边。
第十一句“只恐寄到时,弃掷同妾身。”,则是诗人对这份情感的担忧。他担心这株杨柳在到达的时候已经被抛弃,就像是自己一样被遗忘了。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内涵,成功地表现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