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定戍楼闲,明河挂树间。
鸦声团柘影,渔火没沙湾。
月落犹衔水,烟开初见山。
轻钟何处动,隔岸是禅关。
解析:
第一句: 晓出通津门
- 注释: “晓”指的是早晨,”通津门”指的是一个关口或渡口。
- 赏析: 这句描述了诗人一大早就离开了自己的住所,来到了一个叫做“通津门”的渡口准备渡河。这可以看作是一天的开始,也可能是诗人在寻找新的灵感或者开始新的旅程。
第二句: 人定戍楼闲
- 注释: “人定”指的是日落时分,也就是傍晚;“戍楼”通常指守边的城堡或军营的楼房;“闲”表示空闲、宁静。
- 赏析: 这里可能是诗人描述自己从忙碌中抽身出来,来到一个无人的戍楼休息的情景。这种宁静的环境可能为他的写作提供了一种平和的心态。
第三句: 明河挂树间
- 注释: “明河”指的是明亮的河流,”挂树间”形容河水在树木之间流淌的景象。
- 赏析: 这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河水在树荫下静静流淌,给人以宁静和清新的感受。这可能是诗人寻找的一种心灵上的平静。
第四句: 鸦声团柘影
- 注释: “鸦声”指的是乌鸦的叫声,”团”是聚集的意思,”柘影”指的是柘树的影子。
- 赏析: 这句可能是对周围环境的描写,乌鸦的叫声和柘树的影子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安静而和谐的画面。
第五句: 渔火没沙湾
- 注释: “渔火”指的是渔船上点燃的灯火,”没沙湾”意味着渔船进入水中,与沙滩相融。
- 赏析: 这句话描绘了渔民捕鱼归来的场景,灯火在水中渐渐消失,象征着劳作后的结束和宁静的到来。
第六句: 月落犹衔水
- 注释: “月落”指的是月亮落下,”衔水”是指月牙儿像小船一样挂在水边。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动态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夜晚的美丽景色。月牙儿如同小船般悬挂在水面,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感觉。
第七句: 烟开初见山
- 注释: “烟开”指的是云雾散开,”初见山”意味着从烟雾中首次看到山峦。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从云雾中逐渐看清山脉的过程,象征着视野的开阔和心灵的觉醒。
第八句: 轻钟何处动
- 注释: “轻钟”指的是轻轻敲打的钟声,”何处动”表示声音从哪里传出来。
- 赏析: 这句可能是对寺庙或禅院的描述,钟声在寂静的环境中响起,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第九句: 隔岸是禅关
- 注释: “禅关”指的是佛教禅宗的门径,这里用来形容一种修行或冥想的地方。
- 赏析: 这句可能是表达了诗人对于某种精神境界的追求,暗示着远离尘嚣、寻求内心的宁静。
译文:
清晨我出了通津门,
黄昏时我登上了戍楼闲逛。
明亮的河水在树枝间流淌,
乌鸦的叫声伴随着柘树的影子。
渔船上点燃的灯光消失在沙湾,
月牙儿挂在水边仿佛小船。
云雾散开后我第一次看到山峰,
远处传来轻轻敲钟的声音,那是禅关所在。
诗句释义及赏析:
- 晓出通津门 - 描述了诗人清晨离开家门,前往某个特定地点的情境。这个地点可能是他计划要到达的地方,也可能是他在旅途中的目的地。这里的“通津门”可能代表了一个渡口或者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
- 人定戍楼闲 - 描述了诗人在傍晚时分,独自一人来到一座戍楼中休息的场景。这里的“人定”可能指的是太阳落山,也就是傍晚时分,而“戍楼”则是古代边防士兵驻守的建筑。诗人选择在这个时候来到这座戍楼,可能是因为他需要在这里稍作休息,或者是因为这里有一种特殊的氛围或景色吸引他。
- 明河挂树间 - 描述了诗人所看到的河边景象。这里的“明河”可能指的是一条清澈的河流,而“挂树间”则形象地描绘了河水在树枝间流动的景象。这样的景色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可能也反映了诗人此刻的心情或心境。
- 鸦声团柘影 - 描述了诗人所听到的乌鸦叫声及其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这里的“鸦声”可能代表了乌鸦的鸣叫声,而“团”则表示这些叫声聚集在一起。同时,诗人还观察到了柘树的影子,这增加了整个场景的层次感和深度。
- 渔火没沙湾 - 描述了渔民们晚上捕鱼后返回的情景。这里的“渔火”可能指的是他们在捕鱼过程中点燃的灯火,而“没沙湾”则形象地描绘了灯火在水中消散的过程。这样的场景可能也反映了渔民们辛勤劳作后的满足和安宁。
- 月落犹衔水 - 描述了月亮落下时的美景。这里的“月落”可能指的是月亮落下的时刻,而“衔水”则形象地描绘了月亮如同小船般挂在水边的情景。这样的描写可能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慨之情。
- 烟开初见山 - 描述了随着云雾散开,诗人首次看到了远处的山峰。这里的“烟开”可能指的是云雾散开,而“初见山”则表明这是诗人第一次真正地看到这些山峰。这样的描写可能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 轻钟何处动 - 描述了远方传来的钟声。这里的“轻钟”可能指的是轻柔而悦耳的钟声,而“何处动”则表达了这些钟声从哪里传来并引起关注。这样的描写可能也表达了诗人对宗教或信仰的向往和追求之情。
- 隔岸是禅关 - 描述了诗人所听到的远处传来的钟声以及其背后可能代表的意义。这里的“禅关”可能指的是禅宗修行的门径或场所,而“隔岸”则表示距离遥远但仍然清晰可闻。这样的描写可能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或冥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