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纷纷经几春,阿房犹有未亡身。
当时若识君王面,已作骊山一劫尘。
【注释】
唐常建:唐代诗人。毛女:传说中秦时宫女。
其三:即《游仙诗》之第三篇。这首诗是作者对当时政治黑暗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之情。
人世纷纷经几春:指人世间纷繁复杂之事已经经历了许多年,岁月蹉跎。
阿房:秦始皇所建造的阿房宫,遗址在今陕西西安市南郊。
未亡身:没有消亡的生命。
当时若识君王面:如果当时能认出皇帝的面容。
骊山一劫尘:骊山是秦朝最后一位皇帝胡亥的陵墓所在,所以这里指代了死亡。
【赏析】
此诗以“毛女”为题,实际上是借写仙女与人间的交往来抒发他对人间世事的感概。前两句写仙女在山中遇见了秦时的宫女,并询问她是否认识当今帝王的面相。这两句诗既描绘了仙女与宫女之间的交流,又表达了作者对当前社会状况的不满和忧虑。后两句则是说,如果当时能认识帝王的真面目,就不会有后来的悲剧发生。这里的“君”指的是当时的统治者,“王面”则是指他们的真容。通过这两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的深深担忧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仙女与宫女的交往以及她们的命运变迁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特点,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