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弓发鸣镝,声作鹅鸱叫。
青阳高入云,发发穿杨杪。
千夫矜乌号,半空静飞鸟。
蓦地成凄凉,千弓弛不张。
黄鹄下云表,昂立如人长。
初集云边城,下我东西营。
爱此天上物,就抱驯不惊。
细羽春雪融,入怀暖且轻。
便欲上九天,依稀乘云骈。
不知此何祥,书待掌梦评。
问之何年月,弘治甲寅正。
正月日几何,尧阶四叶蓂。
【注释】
- 劲弓发鸣镝:强劲的弓,发射着箭矢。鸣镝,一种古代的响箭。
- 声作鹅鸱叫:响声如同鹅鸟的叫声。
- 青阳高入云:青阳,即青色的阳气,这里指早晨的阳光。
- 穿杨杪:穿过杨柳树梢。杨杪,指杨柳末梢。
- 矜乌号:羡慕乌鸦的叫声。
- 蓦地成凄凉:突然之间感到凄凉。
- 千弓弛不张:形容弓箭张开后无法收回的样子。
- 黄鹄下云表:黄鹄,即大雁或天鹅,这里指大雁。
- 昂立:站立挺拔。
- 云边城:云雾缭绕的地方。
- 爱此天上物:喜欢这些天上的事物。
- 就抱驯不惊:像人一样温柔,不会受到惊吓。
- 细羽春雪融:细羽,即羽毛细小。春雪融,春天融化的雪水。
- 入怀暖且轻:抚摸到身上感觉温暖而又轻柔。
- 依稀乘云骈:依稀,隐隐约约。乘云骈,乘坐云端。
- 不知此何祥: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 书待掌梦评:等待被执掌梦境的人来评价。
- 问之何年月,弘治甲寅正:询问这诗是在什么年份写的,是弘治年间的某个正月。
- 正月日几何:正月有多少天?
- 尧阶四叶蓂:尧帝的台阶上长出了四片叶子的吉祥草(蓂荚),象征吉祥。
- 弘治甲寅正:弘治,是明代明孝宗朱祐樘的年号。甲寅,是甲寅年。
- 正月日几何:正月有多少天?
- 尧阶四叶蓂:尧帝的台阶上长出了四片叶子的吉祥草(蓂荚),象征吉祥。
【赏析】
这是一首记梦诗。纪梦诗在唐宋时期比较流行。它多写诗人对梦境的感念、抒写梦中所见所闻以及由此引起的感慨和联想。这类作品一般写得比较含蓄,留有想象的余地。这首诗也不例外。
开头两句:“劲弓发鸣镝,声作鹅鸱叫。”诗人以豪壮的气势,描绘出一幅雄浑壮观的画面:一支强劲有力的箭矢在晨光中发出呼啸之声,就像鹅鸟的叫声那样响亮。“鸣镝”,是一种古代的响箭。“劲弓发鸣镝”,意味着这支箭射出时的力量很大。“声作鹅鸱叫”,则表明了箭矢飞行的速度很快,声音也很大,好像鹅鸟的叫声一样。这里,诗人用“劲弓”这一形象比喻,写出箭矢飞出的迅猛之势。
三、四两句:“青阳高入云,发发穿杨杪。”青阳,即青色的阳气,这里指早晨的阳光。穿杨树梢,说明箭矢飞行的高度很高。“发发”,形容箭矢射得又快又有力。“穿杨杪”,是说箭矢穿过了杨柳树的末梢。“青阳”、“穿杨杪”都是写箭矢的高速度。
五、六两句:“千夫矜乌号,半空静飞鸟。”千夫,即千人;矜,通“矜”,自夸的意思。“乌号”,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名。“半空”,即高空。“静飞鸟”,指飞翔于高空之上的乌号神鸟。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表现箭矢射得既高又远,使那些自恃强大的乌号神鸟都感到惊讶。这里,诗人以“千夫”“鸟号”等词语,烘托出箭矢射得之高远,令人惊叹不已的气氛。“静飞鸟”三字,更突出了箭矢之高超的技艺。
七、八两句:“蓦地成凄凉,千弓弛不张。”突然之间,箭矢射到了靶心,发出了凄厉的声响,让人感到一阵凄凉。“千弓弛不张”,意思是所有的弓箭都松弛下来,不能拉满了。这两句诗通过箭矢射中靶心和弓弦松弛这两个细节,生动地表现出箭矢之速之高,以及射击者技艺的非凡。同时,也暗示了箭矢击中靶心的强烈声响,使人感到十分凄凉。
九、十两句:“黄鹄下云表,昂立如人长。”黄鹄,即黄色的大雁。“下云表”,是指大雁飞到了云层之上。“昂立如人长”,形容大雁站立的姿态高大威武,宛如一个人站在那里一样。这两句诗通过描写黄鹄飞到云层之上、姿态高大威武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箭矢射中的强烈效果,同时也赞美了射箭者的技艺高超。
十一、十二两句:“初集云边城,下我东西营。”云边城,即云雾缭绕之处。“下我东西营”,指箭矢射向了我所在的东营和西营。这两句诗通过描写箭矢射向云边城、东营和西营的场景,进一步烘托出射中靶心时的强烈效果。同时,也表达了射箭者对箭矢射中目标的自豪和喜悦之情。
十三、十四两句:“爱此天上物,就抱驯不惊。”这两句诗表达了射箭者对天上之物的喜爱之情。“驯不惊”,意思是不会受到惊吓。这两句诗通过描写射箭者对天上之物的喜爱和驯服之情,进一步表达了他对箭矢射中目标的喜悦和满足。
十五、十六两句:“细羽春雪融,入怀暖且轻。”细羽,即细小柔软的羽绒。“春雪融”,指的是春天融化的雪水。“入怀暖且轻”,意思是抚摸到身上感觉温暖而又轻柔。这两句诗通过描写细羽春雪融入体内的感觉,进一步表达了射中目标后的愉悦和满足之情。
十七、十八两句:“便欲上九天,依稀乘云骈。”“上九天”,是指升上天空。“乘云骈”,是说乘坐着云端并行。这两句诗通过描写射中目标后想要升上天空的愿望和想象,进一步表达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向往之情。
十九、二十两句:“不知此何祥,书待掌梦评。”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于梦境中发生的奇异现象的疑惑之情。“书待掌梦评”,意思是要等到被执掌梦境的人来评价。这两句诗通过描写对于梦境中发生的奇异现象的疑惑之情以及对梦境的评价的期待,进一步丰富了整首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这首咏物诗以雄健的笔法,描绘了一支箭矢在清晨阳光照射下飞得又高又远的情景。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夸张、拟人等,使整首诗歌形象鲜明、富有动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诗歌通过对射箭者技艺的描写和对箭矢射中目标的赞美,表达了对射箭者技艺的认可和敬佩之情。此外,诗歌还通过对天地万物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