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未几时,遽已六十六。
去此年四头,便是七十足。
从此其百年,得否未可卜。
惟于百年内,洞洞而属属。
执玉与捧盈,常恐即颠覆。
朝露待日晞,念此堪痛哭。
胡不永念之,日勤夜秉烛。
九十书抑箴,卫武有旧躅。
顾我何人哉,老懒空食粟。
我生未几时,遽已六十六。
去此年四头,便是七十足。
从此其百年,得否未可卜。
惟于百年内,洞洞而属属。
执玉与捧盈,常恐即颠覆。
朝露待日晞,念此堪痛哭。
胡不永念之,日勤夜秉烛。
九十书抑箴,卫武有旧躅。
顾我何人哉,老懒空食粟。
注释:
- 生未几时:生命还很短。
- 遽已六十六:突然已经六十多岁了。
- 去此年四头:指距离现在有四年的时间。
- 便是七十足:意谓年龄已经到了七岁。
- 从此其百年:指从现在开始的一百年时间。
- 得否未可卜:未来能否长寿无法预测。
- 惟于百年内:只是在接下来的一百年内。
- 洞洞而属属:像洞穴一样深邃,像行列一样整齐。
- 执玉与捧盈:拿着玉器和捧着满盈的东西。
- 常恐即颠覆:常常担心会倒塌或失去支撑。
- 朝露待日晞:清晨的露水等待太阳晒干。
- 念此堪痛哭:想到这些就感到悲伤欲哭。
- 胡不永念之:为什么不永远铭记呢?
- 日勤夜秉烛:每天勤奋工作,晚上点着蜡烛。
- 九十书抑箴:九十岁还要写箴言。
- 卫武有旧躅:卫国的武公曾有过相同的经历。
- 顾我何人哉:回头看看自己,是谁啊?
- 老懒空食粟:老了却懒惰,只能吃些粮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与感慨。诗人通过对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岁月,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和对未来命运的担忧。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岁月流逝的恐惧。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即使面临困境,也要努力拼搏,追求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