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垂殷鉴,俄传北狩音。
泪缠寰宇痛,坐厌法宫深。
洛汭歌钧石,祈招度式金。
谁扶鳌极正,持慰杞人心。

【注释】

丁丑:即崇祯十年,天启七年。宣府:明朝边关重镇。殷鉴:比喻前代的得失教训。俄传:不久。北狩音:指崇祯帝被俘的消息。泪缠寰宇痛:指天下人民都为之流泪痛苦。坐厌:形容日夜焦虑不安。法宫:指皇帝所住宫殿。洛汭:指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为政,曾作《过秦论》以讽刺秦亡之速。钧石:指古代的重量单位,这里用来比喻文章。祈招:指祈祷招安。度:通“踱”,走的意思。鳌极:指帝王的权位,也比喻国家的政权。持慰杞人心:意思是安慰那些忧虑国事的人。

【赏析】

此诗写于崇祯七年(1634)。当时明王朝处于风雨飘摇、危机深重的关头。作者忧国忧民,对时局极为关注,写下了这首充满忧愤与期望之情的长诗。《丁丑十一月得宣府报》是诗人得知崇祯帝被俘后所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心情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切,抒发了他希望国家强盛的愿望和对人民苦难生活的痛苦同情。

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土木垂殷鉴”四句,指出明朝灭亡的原因就在于皇帝不能听取忠言。接着,用“泪缠寰宇痛”四句,表达了诗人对天下百姓遭受的苦难的深深忧虑和同情。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期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全诗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