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观含毫有所思,公输旁睨已多时。
汗青头白非无日,齿录牙绯岂所期。
书到商家真灏灏,心同鲁国去迟迟。
集贤诸老心如渴,早雨公田及我私。

李学士释服后,诸公有诗趣入史馆。

东观含毫有所思,公输旁睨已多时。

汗青头白非无日,齿录牙绯岂所期。

书到商家真灏灏,心同鲁国去迟迟。

集贤诸老心如渴,早雨公田及我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李学士释服后,诸公有诗趣入史馆时的即景之作。全诗通过描绘诗人对历史事件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知识的渴望。

首句“东观含毫有所思”,描述了诗人站在东观(东汉皇宫的东侧门)边,手中握着笔沉思的历史场景。东观是古代皇家收藏书籍的地方,诗人在这里思考历史事件,表现出他对历史的重视和尊重。

第二句“公输旁睨已多时”,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公输,即鲁班,中国古代著名的木匠,以发明木工工具而闻名。诗人将目光投向公输,可能是因为他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智慧和技艺产生了兴趣。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分别从“汗青头白”、“齿录牙绯”两个方面,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感慨和思考。“汗青头白非无日”,意为虽然我已经白发苍苍,但仍然会坚持学习,不断积累知识。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执着追求。“齿录牙绯岂所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之心。他认为,即使拥有华丽的官服和显赫的地位,也不应该成为他的目标。

最后两句“书到商家真灏灏,心同鲁国去迟迟”,则是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感慨。他称赞商鞅(商君)的才学渊博,认为他是真正的大才;而孔子则像鲁国一样,虽然地处偏远,但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这两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也展示了他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最后一句“集贤诸老心如渴,早雨公田及我私”,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创作意图。这里的“集贤诸老”指的是那些聚集在集贤殿(古代皇帝读书写字之所)的老学者,他们渴望得到更多的知识和智慧。而“早雨公田及我私”,则意味着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些老学者带来及时的雨水,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知识传播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同时,诗人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一信念,成为了后世传颂的名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