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殿上奎章丽,尚爱先朝旧草麻。
世俗总传元祐脚,诏书亲访隐侯家。
魏公老去犹传笏,石庆归来少驻车。
起草明光人所羡,凤池三世一行斜。

诗句释义:

  1. 文思殿上奎章丽,尚爱先朝旧草麻。
  • 奎章丽:形容文字优美、华丽。
  • 先朝旧草麻:指沈世隆过去的工作成果或文采。
  1. 世俗总传元祐脚,诏书亲访隐侯家。
  • 元祐脚:指王安石在元丰变法后的写作风格。
  • 隐侯家:暗示沈世隆是隐居的智者,被皇帝亲自访问。
  1. 魏公老去犹传笏,石庆归来少驻车。
  • 魏公老去:指王安石晚年仍坚持写作和改革精神。
  • 传笏:指他手中拿着笏板,代表他的权威和地位。
  • 石庆归来少驻车:比喻他在归家途中,因公务繁忙而少停留。
  1. 起草明光人所羡,凤池三世一行斜。
  • 起草明光人所羡:指沈世隆的文才受到人们的羡慕。
  • 凤池三世一行斜:暗指沈世隆的家族三代都与朝廷有密切联系。

译文:
在文思殿上,我欣赏着你华丽的书法作品,依然怀念你的元丰时期的作品。
世人总认为你是元丰变法后的新派人物,但我却觉得你的字迹仍然充满了元祐时期的韵味。
皇帝亲自来拜访你,询问你的创作经验。虽然你已经年老,但仍然手持笏板,显示着他的威严。
你在回家的路上,因为公务繁忙,很少有时间停下休息。
你的文章深受人们喜爱,你的名字也与朝廷有着密切的联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沈世隆的赞美之词。诗中通过描绘沈世隆的书法、其文章的受欢迎程度以及他的官职地位,展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诗中的“元祐脚”和“隐侯家”等词汇,既体现了沈世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才华的赞赏之情。此外,诗歌还通过对沈世隆生活状态的描述,展示了他的勤奋和敬业精神,以及他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既体现了诗人对沈世隆的赞美之情,也反映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