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喘轩车驻道周,不因群斗少迟留。
若言燮理成虚语,试问齐王觳觫牛。
注释:问喘轩车驻道周,不因群斗少迟留。若言燮理成虚语,试问齐王觳觫牛。
赏析:丙吉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他以善于治理和安抚民心而著称。这首诗通过描绘丙吉的政绩,表达了对国家治理和个人修养的赞美。
第一句“问喘轩车驻道周”,描绘了丙吉在处理国事时的情景。这里的“喘”字形象地描绘了国事繁忙、压力巨大的氛围;而“轩车”则暗示了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这句话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丙吉在国家大事面前的从容不迫和镇定自若。
第二句“不因群斗少迟留”,进一步强调了丙吉的处事风格。这里的“群斗”指的是各种纷争和争斗,而“少迟留”则表明他在处理这些纷争时,能够保持冷静,不会因为个人利益而耽误大事。这句话表达了对丙吉公正无私、善于调和矛盾的评价。
第三句“若言燮理成虚语”,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的“燮理”指的是协调和平衡的意思;而“虚语”则是指空泛的言辞。这句话通过反问的方式,质疑了那些只会说好听话却无法真正解决问题的人。这句话表达了对丙吉务实作风的赞赏和对他治国能力的肯定。
最后一句“试问齐王觳觫牛”,则是对丙吉治理国家的赞誉。这里的“齐王”指的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齐景公,他曾在战争中失去战马,因此用牛驾车以减轻痛苦。而“觳觫”则是形容牛被牵着时的可怜样子。这句话通过比喻的方式,赞美了丙吉善于安抚民心、关心民生的做法。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