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楼颇高寒,茆亭复卑下。
卑高两适宜,无如板屋者。
制朴体势牢,费省工力寡。
虽然立四柱,乃不施片瓦。
无阶安碝磩,有壁谢垩赭。
方可横二弓,低莫旋疋马。
石几浅作台,蒲团小为坐。
有如卧车厢,又似泛船舸。
深温最宜冬,爽垲仍便夏。
可以舒简编,可以陈盏斝。
谁能善丹青,为予备模写。
写示五侯家,相校何如也。
匏庵作板屋诗以落之
竹楼颇高寒,茆亭复卑下。
卑高两适宜,无如板屋者。
制朴体势牢,费省工力寡。
虽然立四柱,乃不施片瓦。
无阶安碝磩,有壁谢垩赭。
方可横二弓,低莫旋疋马。
石几浅作台,蒲团小为坐。
有如卧车厢,又似泛船舸。
深温最宜冬,爽垲仍便夏。
可以舒简编,可以陈盏斝。
谁能善丹青,为予备模写。
写示五侯家,相校何如也。
【注释】
匏庵:姓王名元之,号匏庵(《宋史•文苑传》卷三一○),南宋画家、诗人。字元之(《宋史•元之传》),自号瓢泉居士(《宋史•元之传》),世称王瓢泉。
竹楼颇高寒:竹楼很高,很凉爽。颇:相当的意思。
茆亭复卑下:茅草做的亭子又很低矮。茆:茅草。
卑高两适宜:既不高又不低,正好合适。卑高:低矮而高耸的物体。
无如板屋者:没有比板屋更合适的了。无如:没有办法。者:助词,用在句尾,表示语气。
制朴体势牢:用木板做房子,形体结实。朴:木材,这里指木板。体势:形体。
费省工力寡: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少。
虽立四柱:虽然只有四根柱子支撑着屋子。虽:即使。立:支撑。
乃不施片瓦:却不用一片瓦盖屋顶。施:施放。片瓦:一片瓦。
无阶安碝磩:没有台阶安放石碝磩。无阶:没有台阶。
有壁谢垩赭:有墙壁涂上白色石灰。垩:石灰。赭:红土。
方可横二弓:只能横着放两张弓。方:正。横:横放。二弓:两张弓。
低莫旋疋马:低得不能转动马头。低:低矮。莫:同“暮”,傍晚。旋:旋转。疋马:拉车用的马。
石几浅作台:用石头做桌子,只做了一块小台子。石几:用石头做成的几案。浅:小而低的。
蒲团小为坐:蒲垫做成的圆盘是坐的地方。蒲团:用蒲叶编制成的小圆盘。为:是。坐:坐着。
有如卧车厢:就像躺着的躺椅。有如:像……一样。
又似泛船舸:又像小船一样。又似,好像,似乎。泛:浮游,漂浮。船舸:船桨,这里指船。
深温最宜冬:冬日里温暖最适宜。深温:深冬的暖气。
爽垲仍便夏:夏天阳光明媚又适宜。爽垲:晴朗干燥的地方。
可以舒简编:可以舒展简单的布帛编织品。可以,能够。舒:舒展,展开。简编:简单的织物。
可以陈盏斝:可以陈列酒杯和茶具。陈:陈设,陈列。盏:杯子,一种盛酒器。斝:大酒杯,一种盛酒器。
谁能善丹青:谁能善于绘画?善:擅长,善于。丹青:指画,绘画。
为予备模写:给我准备好画样供我绘制。备:准备,预备。模写:画样的复制品。
写示五侯家:写给你五侯家的人看。写:给……看,书写。示:给……看或给人看。
五侯家:五侯,指五王(赵匡胤封晋王时,晋王弟赵光义被封为广阳王,后改封燕国公,即燕王,又称广阳侯)。这里的五侯指的是王元之的五个亲戚,他们都是贵族,王元之把他们的作品写给他们看,想让他们互相比较,看谁画得好一些。五侯家:五侯之家。
相校何如也:比较一下怎么样呢?相校:比较。校:比较。
【赏析】
《题板屋》(板屋指用木板建造的房子)是宋代著名画家王元之的一首咏物诗。全诗通过描写板屋的特点和作用,表达了诗人对于朴素、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第一联写竹楼和茆亭的不同之处。竹楼很高,茅草亭子又很低矮,两者相互补充,高低适宜,非常和谐。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竹楼比作高耸入云的山峰,茅亭比作低矮的丘陵,形象地描绘出了竹楼与茅亭的独特风格和特点。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两种建筑的不同之处,还为后面的咏物抒情奠定了基础。
第二联进一步描绘了板屋的特点。板屋用木板制成,形体结实;虽然只有四根柱子支撑着屋子,但却不用一片瓦盖屋顶,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显得十分简单而实用。诗人在这里强调了板屋的优点,表达了对这种朴素、自然的房屋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板屋的坚固耐用和易于维护的特性,使得读者对板屋产生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第三联进一步描绘了板屋的作用和地位。虽然板屋没有高大的山巅,也没有宽阔的土地,但它可以横放着两张弓,低到无法转动马头;它可以用石头做成桌子,甚至可以作为坐的地方;它有如躺着的躺椅,又像小船;深冬时节温暖舒适,夏天天气晴朗干燥适宜乘凉休息。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比喻,描绘出了板屋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场合下的多功能性,展现了板屋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第四联进一步描绘了板屋与其他房屋的区别。虽然板屋没有高楼大厦那样的华丽装饰和宏伟气派,也没有豪华别墅那样的富丽堂皇;但是,它却有着简洁明快的风格和质朴无华的特色;它无需繁复的雕梁画栋和华丽的装饰,只需几张简单的纸墨即可完成绘制工作;它既可以展示出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热爱,也可以体现出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这一转折句式,表达了他对朴素、自然之美的无限热爱和追求。
第五联是全诗的总结和升华。诗人通过写给他五侯家的亲戚看板屋,让他们互相比较谁画得好一些,表达了他对艺术创作的谦虚态度和对自己作品的信心。他认为板屋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值得人们欣赏和传承。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朴素、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鼓励大家珍惜这种美好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以咏物为主题,通过描绘板屋的特点和作用,表达了诗人对朴素、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以及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和自信。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歌富有诗意和意境;同时,诗人还通过写给他五侯家的亲戚看板屋的方式,展现了他谦逊、真诚的品质和对友情的重视。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和人文情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