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潜傲羲皇,一卧北窗下。
岂知负朝暄,又若差胜者。
月庵岂不佳,得日乃较寡。
南墙有隙地,顾安所得瓦。
客来传新样,草木颇遭赭。
何云不日成,其待可倚马。
荆墩与蒲团,趁日每此坐。
问屋何所名,颇似六一舸。
问制何所师,卑宫闻自夏。
问公何所为,席间但尘斝。
有琴亦不弹,有帖亦不写。
不乐亦不忧,居常晏如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陶公宅看花三首》。
译文:
我三次登上陶渊明的居所,每次都有新的发现,他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让我深感震撼。
陶潜傲羲皇,一卧北窗下。
注释:陶渊明傲然自得,隐居田园,一卧在北窗之下。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陶渊明对世俗功名的不屑一顾,他追求的是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生活。岂知负朝暄,又若差胜者。
注释:哪知道辜负了早晨的暖阳,却又胜过一般的人。
赏析: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让人敬佩,他的隐逸生活虽然简朴,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月庵岂不佳,得日乃较寡。
注释:月庵难道不美吗?但只有阳光才能带来温暖。
赏析:这里表达了陶渊明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他认为只有在阳光下,大自然才是最美的。同时,这也反映了他对世俗繁华的不屑一顾。南墙有隙地,顾安所得瓦。
注释:南墙有缝隙的地方,顾安能得到瓦片吗?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陶渊明对于资源的珍惜和节约的意识。他认为,即使是微不足道的资源,也需要我们去珍惜和维护。客来传新样,草木颇遭赭。
注释:客人来了带来了新的消息,草木也被染上了赭色。
赏析:这里的“赭”指的是红色,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的草木变色。这反映了陶渊明对于世事的关注和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何云不日成,其待可倚马。
注释:他们怎么不说一天就能建成呢?等待的时间可以像骑马一样快速。
赏析:“倚马可待”原意是指时间紧迫,可以倚靠马匹来度过。这里用来形容等待时间之短,仿佛可以迅速完成某事。荆墩与蒲团,趁日每此坐。
注释:荆墩与蒲团,趁着日落时分常常这样坐着。
赏析:这里的“趁日”指的是利用太阳下山前的余晖,而“此坐”则表示这种时光的珍贵。陶渊明喜欢在闲暇之余,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问屋何所名,颇似六一舸。
注释:请问这屋子叫什么名字?它很像一个六一船。
赏析:“六一船”是晋代著名文学家左思的作品《咏史》中的一句诗句。这里借用这一典故,形容陶公宅的美丽如画,引人入胜。问制何所师,卑宫闻自夏。
注释:请问制作这些的技艺从哪里学来的?听说是从夏朝开始的。
赏析:“卑宫”在这里指的是简陋的宫殿。陶渊明对于古代的宫廷生活并不在意,反而更喜欢朴素的生活环境。这句诗表达了陶渊明对于简单生活方式的向往。问公何所为,席间但尘斝。
注释:请问您在这里做什么?席间的酒只是被尘埃覆盖而已。
赏析:“尘斝”意味着酒杯中酒水已经沉淀。陶渊明喜欢清静的生活,他的生活方式也体现了这种超脱世俗的态度。有琴亦不弹,有帖亦不写。
注释:有琴却不弹,有帖也不写。
赏析:这里的“琴”指的是琴棋书画中的琴,而“帖”则是指书信。陶渊明喜欢音乐和书法,但他并不追求这些技艺的成就。他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和对自然的感悟。不乐亦不忧,居常晏如也。
注释:不快乐也不忧愁,平常心对待一切。
赏析:陶渊明的生活态度非常洒脱,他既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也不为世俗的事情所困扰。他的这种心态让他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