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老农言,一冬见三白。
来年定有年,无烦问诸易。
寒日翳翳明,暮雪漼漼积。
时闻洒窗棂,兼恐摧屋脊。
平铺瓦沟满,低压墙檐侧。
纤纤谁所裁,逐逐若相逼。
庭空印鹤趾,裘弊欺狐腋。
况当板屋看,稍若朱帘隔。
柳弱不胜扶,藤重那能掷。
旋扫入茶垆,复取映书册。
缄诗忽何来,冻手呵自拆。
惟嫌独醒醒,羊羔谁与适。

这首诗名为《次韵板屋二适 其二 看雪》,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及赏析:

  1. 诗句: 吾闻老农言,一冬见三白。
    译文: 我听老农说,今年冬天会有三个白色的东西出现。
    注释: “三白”通常指的是“雪花”、“霜花”和“冰花”,都是冬天常见的自然现象。

  2. 诗句: 来年定有年,无烦问诸易。
    译文: 明年一定有个年,不需要去问《周易》了。
    注释: 这里的“诸易”可能是指《易经》,即《周易》。杨万里可能在表达一种轻松的态度,不必为未来的不确定性担忧。

  3. 诗句: 寒日翳翳明,暮雪漼漼积。
    译文: 寒冷的月光微微地照亮着,暮色中飘满了厚厚的积雪。
    注释: “翳翳”形容光线微弱;“漼漼”形容雪厚的样子。

  4. 诗句: 时闻洒窗棂,兼恐摧屋脊。
    译文: 不时可以听到雪水滴落的声音,同时担心雪会压坏房屋的屋顶。
    注释: “洒窗棂”是形容雪花落在窗户上的声音;“摧屋脊”则表达了对积雪可能带来的危险的担忧。

  5. 诗句: 平铺瓦沟满,低压墙檐侧。
    译文: 雪花像铺开了一层厚厚的地毯,覆盖在屋檐的瓦片上。
    注释: “平铺”和“低压”形容了雪花的形态和堆积情况。

  6. 诗句: 纤纤谁所裁,逐逐若相逼。
    译文: 这些雪花好像是精心裁剪出来的,密密麻麻地铺展。
    注释: “纤纤”形容雪花细小;“逐逐”形容雪花紧密排列的样子。

  7. 诗句: 庭空印鹤趾,裘弊欺狐腋。
    译文: 庭院空旷,只能看到雪花落在鹤的脚印上;衣服破旧,连狐狸腋下都盖不住。
    注释: “印鹤趾”可能是形容雪花落在鹤脚上的情景;“裘弊”指衣服破旧,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的贫穷。

  8. 诗句: 况当板屋看,稍若朱帘隔。
    译文: 更何况是在板屋里观看这景象,好像隔着一道红色的帘子一样。
    注释: “板屋”可能是指简陋的住所或者是某种形式的简陋环境。

  9. 诗句: 柳弱不胜扶,藤重那能掷。
    译文: 柳枝柔弱无力支撑住自己,藤蔓又重到难以抛出。
    注释: “柳弱”、“藤重”形容了两种不同的植物因天气恶劣而变得脆弱不堪。

  10. 诗句: 旋扫入茶垆,复取映书册。
    译文: 然后把它们扫入茶炉,又将它们放在书架上照镜子。
    注释: “旋扫”、“复取”描述了两种不同的行为,一种是将雪花用于其他用途(如烹饪),另一种是利用雪花来装饰或进行其他活动(如照镜子)。

  11. 诗句: 缄诗忽何来,冻手呵自拆。
    译文: 忽然收到一首诗,冻得发抖的手自己拆开信封。
    注释: “缄诗”可能是指收到一封密封的信或诗;“冻手”形容手部因寒冷而僵硬,需要用力才能拆开信封。

  12. 诗句: 惟嫌独醒醒,羊羔谁与适。
    译文: 只讨厌独自一人清醒,没有谁能与我一起享受这种乐趣。
    注释: “独醒醒”表达了孤独的感觉;“羊羔谁与适”则是一种自嘲的说法,意味着没有人能理解或分享这份孤独和清醒的快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冬季的景象和自己的感受,传达了一种对孤独和自然的感悟。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以及对生活的思考,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