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石兮崟崟,幽兰兮猗猗。
新篁兮丛生,同心兮不违。
彼三君子兮,逝言相好。
岁寒相依兮,永以终老。
嗟彼棘薪,亦生其间。
尔独何为,尔将曷依。

【注释】

卷石兮崟崟,幽兰兮猗猗。

卷起的石头高耸而峻拔,幽深兰花香气扑鼻而来。

新篁兮丛生,同心兮不违。

新生的竹子丛生在一起,心意相同不会背离。

彼三君子兮,逝言相好。

那三位君子啊,永远相亲相爱。

岁寒相依兮,永以终老。

在严寒之中相互依偎,永远相伴到生命结束。

嗟彼棘薪,亦生其间。

唉,那些棘树的枯枝柴火,也生长在这里。

尔独何为,尔将曷依。

你独自为何来到这里?你又打算依靠谁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经》中的名篇,写一位女子对男子的思念。“兰竹石”是女子的代称。此诗运用了比兴手法,借兰竹石来喻君子,通过写君子与女子的情爱,表现君子之间纯洁高尚、坚贞不渝的友情。诗中以“卷石”、“新篁”、“棘薪”比喻“君子”,以“卷石”、“幽兰”、“三君子”比喻“女子”。全诗采用反复咏叹的方式,语言清新隽永,感情真挚深厚,富有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首章:兰竹石——以兰竹石来喻君子,以卷石、幽兰、新篁、棘薪比喻君子。

卷石兮崟崟(yín)——卷曲的石头高耸入云。

幽兰兮猗猗(yī)——芳香的兰花幽幽地舒展着它的花瓣。

新篁(huán)兮丛生——新生的竹子茂盛地生长着。

同心兮不违——心心相印永不违背。

“同心”指男女情投意合,“不违”指彼此相亲相爱。

彼三君子兮——那些三个志同道合的人。

逝言相好——永远相亲相爱,永不分离。

岁寒相依兮——在严寒之时互相依偎取暖。

以永以终老——愿永远相伴至老死。

“岁寒”句,用《论语·先进》子贡问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此即所谓“温故而知新”,意思是说学习要结合思考,只有经过思考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孔子认为“温故而知新”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因为只有教师才可能做到“温故”,才能从“温故”中得到新的启示,从而获得真知灼见,所以教师必须“知新”。孔子还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同上)这就是说只有真正喜欢某种事情的人才能真正做好它;只有真正热爱某种事业的人才会在其中得到乐趣。因此,一个真正的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高尚的精神境界。孔子自己就是一个终身不断学习和自我完善的典范。他不仅精通古代经典,而且能通晓六艺,熟悉各种文献典籍。他一生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地钻研学问,终于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政治家和外交家。孔子的这种精神风貌,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一直激励人们不断学习、探索和进取。

第二、三章:嗟彼棘薪——唉!那些用来烧火的荆棘柴薪。

亦生其间——也在这些荆棘柴薪之中生长着。

尔独何为,尔将曷依——你独自来这里干什么?你又打算依靠谁呢?

“棘薪”句,用《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曰:“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这是说,如果不用细密的网来捕捉小鱼小虾,那么池塘里的鱼鳖就可以吃个够;如果按照适时的季节砍伐山林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完。这里用“棘薪”比喻粗野简陋的生活环境,用“棘薪”来喻指贫贱卑下的地位。

末章:岁寒相依兮——寒冬时节相互依偎取暖。

以永以终老——愿永远相伴至老。

用《论语·卫灵公》:“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朱熹集注:《论语集注》)孔子在《子罕》篇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意思是说:到了寒冬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最耐寒冷,最能够经受严寒的考验。这两句用典表明,君子在逆境中能够经得起考验,能够经受得住生活的艰苦和折磨,因而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可以长久地保持自己的本色不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