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奔走尽如狂,我亦从朝至夕阳。
敝榻梦寒人欲蛰,空山夜久月生香。
衣冠半是重来客,车马不知何处郎。
独羡野僧无个事,晨敲石炭煮龙章。
【注释】
①野寺次陈西潭韵:野寺,即荒山野寺。陈西潭,诗人友人的名号。韵,指诗篇中的韵脚。
②敝榻:破旧的床铺。梦寒:夜深时寒冷如梦。人欲蛰:人已准备冬眠。
③空山:空旷的山岭。月生香:月光下散发阵阵香气。
④衣冠:指衣帽、官服。重来客:再次来到这座寺庙的人。
⑤龙章:帝王的诏书。此处比喻陈西潭的诗作。
⑥无个事:无事可做。无个事即无事可做的意思。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归途奔走尽如狂之后,在荒山野寺中与陈西潭相遇并同吟诗句的情景。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句句押韵。前两句写自己奔波之苦;中间两联写陈西潭的诗才和为人;最后两句赞美陈西潭为僧无一事。此诗以“我”与“陈”的交往为主线,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倾慕之情。
“归途奔走尽如狂”,首句开门见山,点明此行是急于回家,一路奔跑如同疯狂一般。“我亦从朝至夕阳”,诗人说自己也是从早上出发一直跑到日落西山,形容自己匆忙的程度。这里,诗人用了夸张的手法,将自己归途奔波的情形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国大事的深深关注。
“敝榻梦寒人欲蛰,空山夜久月生香。”描述了诗人回到家中后的情景。诗人的床铺简陋而冷清,夜深时连鸟儿都准备休息了,只有诗人还在梦中未醒。诗人用“敝榻”来形容自己的住所简陋,用“人欲蛰”来形容自己在深夜中仍然未睡,用“空山夜久月生香”来形容寂静的夜晚和月亮散发出的幽香。这些描写都表现出了诗人对家的深深眷恋和对家乡美景的赞美。
第三句,“衣冠半是重来客,车马不知何处郎。”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陈西潭的相识场景。诗人说自己虽然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老朋友了,但是看到他们时却像是重逢一样亲切。而诗人的车马也仿佛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该往哪里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无奈。
最后两句,“独羡野僧无个事,晨敲石炭煮龙章。”则是对陈西潭的赞美。诗人说羡慕那些出家人没有世俗的事情要处理,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山林之间。而陈西潭则像诗人一样过着简朴的生活,用石头敲击煤炭来煮饭。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陈西潭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归途奔走尽如狂”开头,通过描绘诗人归途奔波的情景,引出了与陈西潭的相遇。然后,诗人详细描述了两人相见的场景和自己的内心感受。最后,通过对陈西潭的赞美来表达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诗意,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