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落阴山万里秋,题诗我独后登楼。
天连瀚海云常惨,风起龙沙客自愁。
报主不妨先士卒,防边奚必晋公侯。
书生开口征夫笑,塞草苍苍紫涧流。

【注释】

水落阴山:指阴山脚下的黄河水。阴山,今内蒙古大青山,在河套北部。万里秋:形容阴山西起的长城之长,横亘于万里之外。题诗我独后登楼:指自己登上高楼时,只有自己一人在吟诵诗句。天连瀚海:云连着茫茫的大海(瀚海,沙漠)。龙沙:这里泛指边陲沙漠,即边关。报主:报效国家。先士卒:首先上战场杀敌。防边:防御边疆。奚:疑问词,何,怎么。晋公侯:晋朝名将慕容德、慕容垂等都是封为公爵,所以称他们为晋公侯。书生:指作者自己,说自己是个读书人。塞草苍苍:指边塞荒凉的景象。紫涧流:指紫沟的水,即今宁夏银川附近的黄河支流。

【译文】

阴山脚下黄河水退去,万里长城独自登上城楼。天与大海相连云常惨,风起边关客自忧愁。报效国家不妨先士卒,防御边关何必是晋公侯?书生开口出征夫笑我,边塞荒草苍苍紫涧流。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作于明成祖朱棣时期。诗人在登临大同城楼时,有感于国事和边防,写下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怀。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理。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心和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水落阴山万里秋,题诗我独后登楼。”首句写景,通过描绘阴山下的黄河水流向远方,表现了边塞的辽阔和壮美。“题诗我独后登楼”则转入抒情,诗人独自一人来到城楼上,面对着壮丽的景色,不禁感慨万分。这句诗既表现出诗人的豪迈之情,也反映了当时边塞地区的荒凉景象。

“天连瀚海云常惨,风起龙沙客自愁。”“天连瀚海云常惨”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恶劣天气和荒凉景象。而“风起龙沙客自愁”则点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诗人看到这样的场景,不禁感到孤独和寂寞,同时也对自己的使命和身份产生了思考。

“报主不妨先士卒,防边奚必晋公侯。”“报主不妨先士卒”,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忠诚报国的精神。他认为,作为士兵,首先要为国家效力,而不是追求个人的功名利禄。这里的“防边奚必晋公侯”,则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讽刺。在当时,很多人为了功名利禄而不择手段,甚至不惜牺牲国家的利益。而诗人则认为,真正的英雄应该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而不是追求个人的荣华富贵。

“书生开口征夫笑,塞草苍苍紫涧流。”最后两句,诗人以轻松的语气表达了自己的豁达和乐观。他认为,作为一名书生,面对边塞的荒凉景象,不应该感到沮丧和失落,而是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他也鼓励那些出征的士兵不要因为个人的得失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利益。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士兵们的关爱和期望,也展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担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