洺水清波受暖风,郡名何改汉时封。
草侵战血秦王垒,烟没雕梁窦氏宫。
荒冢昔曾题冉子,居民空自壮毛公。
残碑剥尽苔痕在,书法犹能识蔡邕。

广平

洺水清波受暖风,郡名何改汉时封。

草侵战血秦王垒,烟没雕梁窦氏宫。

荒冢昔曾题冉子,居民空自壮毛公。

残碑剥尽苔痕在,书法犹能识蔡邕。

注释:

  • 洺水清波受暖风,郡名何改汉时封。
  • 注释:洺水清凉的流水沐浴着温暖的春风。这里的“郡”指的是古代的行政区划单位,“改汉时封”指的是郡的名称曾经被改变,但仍然保留了汉代时期的名称。
  • 草侵战血秦王垒,烟没雕梁窦氏宫。
  • 注释:草丛侵袭着战场上的痕迹,那些曾经是秦王王陵的壁垒现在变成了一片荒芜之地;而那些曾经辉煌壮丽的窦氏宫殿也消失在了烟雾之中。
  • 荒冢昔曾题冉子,居民空自壮毛公。
  • 注释:过去那里曾有一座荒废的坟墓,据说曾经有人在那里题写了“冉子”二字;而现在这些居民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荣耀和自信,只能空自感叹。
  • 残碑剥尽苔痕在,书法犹能识蔡邕。
  • 注释:尽管这座残破的石碑已经被岁月侵蚀得只剩下了苔痕,但它依然能够辨认出上面的书法文字,这得益于蔡邕的高超技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广平郡的历史变迁和人文景观。诗人通过对洺水、秦王垒、窦氏宫等历史遗迹的描述,展现了广平郡昔日的繁华景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地方都成为了荒废之地,只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尽管如此,那些曾经的居民们仍然在回忆过去,感叹时光的流逝。最后一句则是对蔡邕这位书法家的赞美,他能够通过残破的碑文辨认出书法文字,这足以证明他的才华和技艺。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人们的感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