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山背路萦回,御辇曾经此地来。
一自潼关飞羽檄,殿门长锁不曾开。

【注释】骊山: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南。

萦回:曲折环绕。

飞羽檄:传令飞马,迅速发布紧急军情文书。

殿门长锁不曾开:皇帝被贬谪到远方,宫中门户紧锁。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安史之乱中被俘后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国破家亡的哀痛,同时也流露出对朝廷政治黑暗的不满。首句“骊山山背路萦回”描绘了骊山道路曲折、景色优美但充满危机的景象。第二句“御辇曾经此地来”则表明诗人曾经在此地与皇帝一起度过美好时光,如今却只能遥望骊山,感叹时光荏苒。第三句“一自潼关飞羽檄”暗示了战乱的发生,战争的爆发使得原本平静的生活变得动荡不安。而最后一句“殿门长锁不曾开”,则反映了宫廷内部的矛盾和混乱,以及统治者对民众的冷漠无情。全诗通过对骊山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以及对时局的忧虑。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身处逆境仍保持高洁品质的坚韧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