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馆相逢即故乡,别筵谁遣近垂杨。
燕山二月春犹薄,欲赠烟丝苦不长。
【注释】中夫:任中夫,任中书舍人之职。垂杨:杨柳。苦:一作“难”。“垂杨”指柳枝。
【赏析】此诗写离别时的惆怅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是说自己和中夫在旅馆相逢,就象回到了故乡。别筵:送别的筵席。谁遣近垂杨:是谁让垂杨更添离情呢?即:一作“见”。垂杨:杨柳。
后两句写燕山二月春寒料峭,春风还嫌春意太薄;但春天总是要到来的,所以希望友人的归期不要太晚。苦:一作“难”。烟丝:杨柳的嫩芽。
旅馆相逢即故乡,别筵谁遣近垂杨。
燕山二月春犹薄,欲赠烟丝苦不长。
【注释】中夫:任中夫,任中书舍人之职。垂杨:杨柳。苦:一作“难”。“垂杨”指柳枝。
【赏析】此诗写离别时的惆怅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是说自己和中夫在旅馆相逢,就象回到了故乡。别筵:送别的筵席。谁遣近垂杨:是谁让垂杨更添离情呢?即:一作“见”。垂杨:杨柳。
后两句写燕山二月春寒料峭,春风还嫌春意太薄;但春天总是要到来的,所以希望友人的归期不要太晚。苦:一作“难”。烟丝:杨柳的嫩芽。
【注释】 ①铁山:指四川大足县铁山寺(今大足石刻)。②曳壁蜗:形容山路曲折。③窜莽雉:指山林间野兽出没。④阴平与三峡:阴平关与夔州(在今重庆奉节县)和瞿塘峡,皆在蜀地。舟车往往为摧残:这里用《后汉书》中马援征南蛮故事,暗指宋朝征伐西夏。⑤坦途:四通八达的道路。⑥此地:指四川地区。⑦阴风:冷风。⑧金人:指蒙古人。和尚原:即和尚原,位于甘肃张掖。⑨河池:即四川的嘉陵江、长江一带。⑩捍蔽:抵御。长安
【注释】 邃庵先生:即张商英,字天觉,号商山居士,北宋末年词人。 风叶萧萧点乱山:风吹树叶萧萧作响,点缀着满山的树林。 柴关:地名,在今陕西商县西南。 稚子:小孩。 涧底:溪水深处。 【赏析】 这首七绝,是作者于宋宣和元年(1118)秋,由商州出发至陕西途中所作。此诗描写了一幅晚秋季节山村景色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读起来流畅自然,韵味无穷,富有生活气息。
王云凤《毕郢原》赏析 我昔过北邙,春云暗夕阳。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傍晚时分,穿越北邙山的景色。北邙山是洛阳附近的一座名山,春日里的山色朦胧,夕阳斜照,给人一种幽静而又哀伤的感觉。 今来渡渭水,黄叶秋风里。这两句则转入了另一个场景。从北邙山下来,诗人来到了渭水之畔。秋风吹动着树叶,黄色的叶子在空中飘落,整个画面透出一种凄凉之感。 洛阳骑走咸阳道,客头未白心欲老
诗句原文: 吏人随我出,渡头云正晴。 映雪波逾绿,有泉山更清。 译文注释: 吏人随我出,渡头云正晴。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官吏跟随诗人出发的画面,渡头的天空晴朗,云彩映照在水面上,形成了美丽的景色。 映雪波逾绿,有泉山更清。 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景色的美景,雪白的波浪映照着碧绿的水面,泉水潺潺流淌,山更显得清晰可见。 地每少人迹,舟不系吾情。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诗句在前,译文在后,每句都标注了关键词和注释。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山巑(yù)岏(wěi),水潺湲(chán yuān) - 山巍峨,水流声悠扬。 - 巑(yù):形容山高峻的样子。 - 岏(wěi):形容山高耸的样子。 - 潺湲(chán yuán):形容水流的声音,如同低吟般悦耳。 2. 送子千里道,别易会应难 - 我送你去千里之外,虽然离别容易
再到镇安考试诸生毕看泉的释义:在镇安参加科举考试,考完试后去看了泉水。 " "试罢行吟别院开":考试结束后我漫步在庭院中吟诵诗歌。" "惟多黄叶与苍苔":只见庭院里落叶满地,青苔斑驳。" "忽有泠泠闻树底":突然听到树底下有清脆的声音。" "山泉流过短墙来":那山泉沿着矮墙流淌。 { "第一句:试罢行吟别院开,惟多黄叶与苍苔 "试罢" - 考试结束后;“行吟”-行走吟唱;“别院开”-庭院开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至的作品。贾至(716年—772年),字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中期著名诗人。开元二十三年中书舍人,唐肃宗时任翰林学士,官至相国寺司天台大夫、礼部员外郎。与岑参、王维、李白等交游,又善长七言诗,对杜甫有很高的评价。与杜甫、李商隐、韩翃、杜牧等人交厚。《全唐诗》收录其诗四卷。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登黄榆岭 厚重的坤土突然拥起了太行山的脊背,上面靠着青天只有一尺高。
我走邺城道,忽忆铜雀台。 台下漳河水,一去不复回。 主人当途高,意气昔何健。 馀狂不自禁,翠翘三十万。 日日长歌舞,玉斝照琼筵。 锦殿春溶漾,绮窗月婵娟。 西陵七十冢,白昼妖狐踞。 芦荻漳水秋,不见歌舞处。 白鸟四五来,翩然飞且鸣。 行人发清商,远歌如哭声。 野翁向我言,物岂有长好。 况此乱世雄,遗迹不如扫。 土花蚀残瓦,价重珊瑚枝。 巧匠凿古砚,举世嗟叹之。 南望金谷园,北望邯郸楼。
注释: 1. 世间红紫曾不顾,日日坐对江南趣。 注释:世间的繁华富贵都不曾放在心上,每天只是坐着欣赏江南的美景。 2. 是谁霜尖扫墨花,夺取造化归纤素。 注释:是谁在霜尖上扫过墨花,将造化之美归入纤细朴素之中。 3. 凿得怪石湖之幽,湖波有神神亦愁。 注释:凿出了奇特的岩石,让湖水显得如此幽深,湖中的波纹仿佛也有了生命,它们也感到忧愁。 4. 寒拥苍鳞千叠浪,昼滴清岚万顷秋。 注释
洛阳感叹 李花白,桃花红,蜂来蝶去春匆匆。 桃花红,李花白,几日东风好颜色。 东风颜色不长好,昨日少年今已老。 汉陵唐冢何累累,行人愁行洛阳道。 注释: 1. 洛阳叹:这首诗以洛阳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洛阳的感慨和哀叹。 2. 李花白:李花盛开时呈现出白色。 3. 桃花红:桃花盛开时呈现出红色。 4. 蜂来蝶去春匆匆:春天里,蜜蜂和蝴蝶忙碌地飞舞,春天的脚步匆匆而过。 5. 桃花红,李花白
【注释】 奠:祭奠。孟仲平:作者的朋友,名不详。祠:庙。 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魏太子登高作赋,山泽群士咸以为远。” “日已曛”句,言黄昏时走马来到祝融祠下,看见孟仲平的墓。 “十载”句,十年来故人凋零殆尽,只剩下空山,找不到他。 “机云”句,意谓在空山中,再也看不到他的踪迹了。 【赏析】 这是一首吊唁友人的挽诗。首联写寻访友人之经过,颔联写友人已逝
注释:骊山次菊水胡大参韵 稻塍流水是江南,阴壑悬崖午送岚。 欲上瑶光楼上望,青松白石系征骖。 译文:在骊山下的田野里,流水潺潺,这是江南的水乡美景。在阴壑悬崖之上,阳光透过云层洒下,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我想登上瑶光楼上去欣赏这美景,却发现青松白石被风吹得摇摇晃晃,像是在为我系上马鞍。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骊山下的一次旅行经历。他首先描述了农田和流水的美丽景色,接着描绘了阴壑悬崖的景象。然后
【注释】骊山: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南。 萦回:曲折环绕。 飞羽檄:传令飞马,迅速发布紧急军情文书。 殿门长锁不曾开:皇帝被贬谪到远方,宫中门户紧锁。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安史之乱中被俘后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国破家亡的哀痛,同时也流露出对朝廷政治黑暗的不满。首句“骊山山背路萦回”描绘了骊山道路曲折、景色优美但充满危机的景象。第二句“御辇曾经此地来”则表明诗人曾经在此地与皇帝一起度过美好时光
注释 繁烟猛雾作阴时,江色山光晚正奇。 莫怪断桥无渡者,幽人踪迹恐人知。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所作的《题画》之一。在这首诗中,林逋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意境,描绘了一幅江水、山川和行人交织在一起的画面。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首句“繁烟猛雾作阴时,江色山光晚正奇。”描绘的是一幅烟雾弥漫、云雾缭绕的江南景象。在这里,“繁烟”指的是天空中飘浮的浓密云层,“猛雾”则是指那些汹涌澎湃
注释:这是一首描写幽静山林的诗,描绘了诗人在空山中寻找朋友的场景。 译文:秃树参差错杂,不记春天已过,短茅新结,洁净无尘。想从何处去寻求幽静的朋友呢?本来就不是属于这个世界的。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林画卷,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诗中的“秃树槎牙”形容树木的枝干交错,形象生动;“短茅新结”则描绘了茅草刚被割断的情景,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译文】 中原大地,到处都有战争的烽火。只有在这里,我独自抱膝而歌。丑女只能以才华来配对,将军必须等待多次出征。图中的龙虎难以预料,身后的桑田不肯轻易增多。两表久无曹氏父子,一星还殒汉山河。青天白日神长在位,宋碣唐碑字欲磨。寂寞荒台俨遗像,行人临去复蹉跎。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幅画面,表达了对已故妻子的怀念之情。首句“中原无处不兵戈”,点出了战乱频繁的时代背景。接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