泺水特起根虚无,下有鳌窟连蓬壶。
绝喜坤灵能尔幻,却愁地脉还时枯。
惊湍怒涌喷石窦,流沫下泻翻云湖。
月色照衣归独晚,溪边瘦影伴人孤。
趵突泉的泉水从地下涌出,水面清澈如同镜子。
泉水从地下涌出,下面有龙王居住的地方。
龙王非常神奇,能变化出各种形象。
然而地脉也会枯竭,让人忧虑不已。
湍急的流水冲刷着石头,溅起的水花像云一样飘荡。
月光洒在身上,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
溪边瘦影相伴,让人感到孤独。
泺水特起根虚无,下有鳌窟连蓬壶。
绝喜坤灵能尔幻,却愁地脉还时枯。
惊湍怒涌喷石窦,流沫下泻翻云湖。
月色照衣归独晚,溪边瘦影伴人孤。
趵突泉的泉水从地下涌出,水面清澈如同镜子。
泉水从地下涌出,下面有龙王居住的地方。
龙王非常神奇,能变化出各种形象。
然而地脉也会枯竭,让人忧虑不已。
湍急的流水冲刷着石头,溅起的水花像云一样飘荡。
月光洒在身上,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
溪边瘦影相伴,让人感到孤独。
【注释】 南乡子:词牌名。 湘江:指湖南一带的江流。 秋半:秋季已过半,指初秋。 井梧稀:井旁梧桐稀少。 碎杵零砧:捣衣声碎而断续。趱客衣:催促客人的衣服。 一榻(zhuā):一张床。 流黄:流光溢彩,指月亮。 花迷:花影迷乱。 红桥:即“虹桥”,在长沙城东湘江西岸。 酒薄被愁欺:酒喝得少,被褥却感到寒冷。被,通“披”。 许大心儿万感齐:心中有许多感触,像天一样广大。 滴尽铜莲:指泪滴湿透铜镜。
【注释】 1.王元诚:唐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小名献之。 2.王郎:即王献之,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东晋书法家、画家。 3.中书:指中书省(官署名,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为三省之一)。 4.铁为笔:用铁制的毛笔书写。 5.坚珉:坚硬的石头。 6.画沙:在白纸或绢上绘画。 7.唐长史:唐代著名文学家杜甫,号少陵野老。 8.拔毫:指写字用的毛笔。 9.高堂:指高大的殿堂。 10.鸾笺
【诗句注释】 1.梦游黄鹤楼:梦中游览黄鹤楼。 2.扁舟:小船,泛指行船。 3.下临风雨翔寥廓:俯瞰风雨中高远辽阔的空间。 4.长江:指长江水系。 5.巫峡天边一丝络:巫山一带的云彩像丝带一样。 6.春阴:春天的阴霾。 7.洞庭野:洞庭湖边的原野。 8.斜日:太阳偏西。 9.汉阳阁:位于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是古时长江上的一座重要渡口和军事要塞。 10.九疑峰:位于今湖南省永州县境内
【诗句释义】: 1. 两溪之间,桃花江水涨满,漫空都是绿色。 2. 站在岸边远望,我徘徊不定,伸手搔首。 3. 三山高耸入云端,鳌鱼竞相争斗,盘涡深处有蛟龙在洗澡。 4. 问那垂虹桥的壮丽景色是否与它相比,可惜神速不及。 5. 流水潺潺流淌,清澈如同玉石。 6. 夜幕降临时,月光如玉般明亮。 7. 对着月亮弄影子,举杯向月共饮。 8. 不要笑话主人痴傻,因为许多行客都羡慕不已。 9.
【赏析】: 这是一首题于谦祠的对联。上联写于谦为国为民,赤手挽银河;下联写于谦忠心耿耿,青山埋白骨。全诗表现了诗人对于谦的崇敬怀念之情。 首句“公”指于谦,“公自大名垂宇宙”是说于谦的声名传遍天下。这句的意思是:你(于谦)自己的名字传遍了天下,在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业绩和名声。 次句“青山埋白骨”,意思是:青山掩埋着你的白骨。这一句的意思是:你为了国家、民族利益而英勇牺牲,青山永远铭记着你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岳的《游岳麓书事》。下面是诗句的逐句翻译: 浮屠观阁摩青霄,盘据名区遍寰宇。 其徒素为儒所摈,以此方之反多愧。 爱礼思存告朔羊,况此实作匪文具。 人云赵侯意颇深,隐忍调停旋修举。 昨来风雨破栋脊,方遣圬人补残敝。 予闻此语心稍慰,野人蔬蕨亦罗置。 欣然一酌才举杯,津夫走报郡侯至。 此行隐迹何由闻,遣骑候访自吾寓。 潜来鄙意正为此,仓卒行庖益劳费。 整冠出讶见两盖
溪石何落落 溪水何泠泠, 坐石弄溪水, 欣然濯我缨。 溪水清见底, 照我白发生。 年华若流水, 一去无回停。 悠悠百年内, 吾道终何成。 注释: 1. 溪石:指的是溪边的石头。 2. 落落:形容石头的形状或状态不整齐、不规则。 3. 泠泠:形容溪水的声音清澈、流畅。 4. 坐石弄溪水:坐在石头上玩弄着溪水。 5. 欣然:愉快地。 6. 濯我缨:洗掉我头上的帽子,即洗澡。 7
这首诗是作者在正德丁卯年赴谪贵阳龙场驿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营茅乘田隙(营茅:建房或建造房屋) 利用田地的缝隙,抓紧时间建起了茅草屋。 洽旬始苟完(洽旬:十天) 经过十天的努力,简陋的房屋终于建成。 初心待风雨(初心:最初的心意或计划) 等待风雨的到来,以考验房屋的坚固程度。 落成还美观(落成:建成,完工) 房屋建成后,依然美丽。
诸生来(赴谪诗。正德丁卯年赴谪贵阳龙场驿作) 简滞动罹咎,废幽得幸免。 夷居虽异俗,野朴意所眷。 思亲独疚心,疾忧庸自遣。 门生颇群集,樽单亦时展。 讲习性所乐,记问复怀腼。 林行或沿涧,洞游还陟巘。 月榭坐鸣琴,云窗卧披卷。 澹泊生道真,旷达匪荒宴。 岂必鹿门栖,自得乃高践。 【注释】: 1. 简:简慢 2. 滞动:停留的动乱 3. 罹(lí):遭受,遭遇 4. 废:废置,贬谪 5. 夷居
方园不盈亩,蔬卉颇成列。 分溪免瓮灌,补篱防豕蹢。 芜草稍焚薙,清雨夜来歇。 濯濯新叶敷,荧荧夜花发。 放锄息重阴,旧书漫披阅。 倦枕竹下石,醒望松间月。 起来步闲谣,晚酌檐下设。 尽醉即草铺,忘与邻翁别。 注释: 1. 方园不盈亩:方形的园地不大,面积不太多。 2. 蔬卉颇成列:蔬菜瓜果排列得整整齐齐。 3. 分溪免瓮灌:将溪水分流灌溉,避免瓮罐装满后再倒水。 4. 补篱防豕蹢
【注释】 登金山:登上金山。 水心龙窟只宜僧,也许诗人到上层:水中的龙窟只有僧人才能进入,也许诗人到了山顶就能看到。 江日迎人明白帽,海风吹醉掖枯藤:江上的阳光迎接着行人,使人觉得头上的帽子明亮;海风把喝醉了的人吹得摇摇晃晃,掖着的枯萎藤条也随风摇摆。 鲸波四面长疑动,鳌背千年恐未胜:鲸鱼的波涛在四周翻涌,仿佛要动起来;而大龟背着的山岭千年来似乎也没有被撼动过。 王气金陵真在眼,坐看西北亦谁曾
云龙山放鹤亭 几度舟人指石冈,东西长是客途忙。 百年风物初经眼,三月烟花正向阳。 芒砀汉云春寂寞,黄楼楚调晚凄凉。 惟馀放鹤亭前草,还与游人藉醉觞。 注释: 1. 云龙山放鹤亭:在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因《后赤壁赋》作者苏轼在此赋诗而得名“放鹤亭”。 2. 几度:多次、多次。 3. 舟人:船夫。 4. 指石冈:指着石头岗。 5. 东西长:东边和西边。 6. 百年:一百年。 7. 风物:自然风光。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全诗内容,结合注释,分析手法及效果。 “墨池遗迹”一句点明题旨。诗人借墨池遗迹的兴衰变化,抒发了对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 “千载招提半亩塘,张颠遗迹已荒凉”两句写墨池遗迹。据《晋书·王羲之传》记载
这首诗是作者在滁州太仆寺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下面我将逐句解释这首诗: 第1句:“山中示诸生五首 其四(滁州诗。正德癸酉年到太仆寺作)” 注释:这里的“山中”指的是作者所处的环境,即滁州的山林之中。而“示诸生”则是告诉学生们的意思。整首诗共分为五部分,这里只选取了其中的第四部分进行解读。 第2句:“池上偶然到,红花间白花。” 注释
注释:在溪边坐着,看着溪水潺潺,水流潺潺,我的心情也变得闲适。不知道什么时候月亮已经爬上了山头,松树的影子洒落在我的身上。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山中景色的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首句通过“溪边坐流水,水流心共闲”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放松。后两句通过“不知山月上,松影落衣斑”展现了月光照亮山林,松树倒映在水面上形成斑驳的景象
【注释】 石门:地名,今属湖北省。晚泊:傍晚停船靠岸。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描绘的是一个暮春时节,诗人在石门一带停舟靠岸的情景和心情。 第一句“风雨石门晚”,交代了停泊的时间和地点。“风雨”二字,暗示了天气之恶劣;“石门”是地名,位于湖北省境内。“晚”字,则点出了时间是在傍晚时分。 第二句“停舟问旧游”,进一步交代了诗人的动作及目的。“停舟”指的是诗人停下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