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星辰远,行边道路赊。
十旬常雾雨,千里但风沙。
燧火防秋警,旌旗闪日斜。
壮游元夙志,公出已忘家。
【注释】
奉使星辰远:指出使远方,路途遥远。
行边道路赊(shē):行路艰难,道路漫长。
十旬常雾雨,千里但风沙:十天里常常是云雾缭绕下雨,千里路程只有风吹沙石的大风。
燧火防秋警(jǐng):用燧木取火以防秋天霜冻之害;燧,古代的一种原始打火工具。
旌旗闪日斜(xié):军旗在太阳落山时闪闪发光。
壮游元夙志:年轻时就有远游四方之志。
公出已忘家:公出,指奉命出外任职;已,已经。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描写张子赴边远之地,其行程艰难,环境恶劣。而作者则以壮游元夙志,公出已忘家相勉对方,表现出一种对国事的忠诚和对朋友的情谊。
“奉使星辰远,行边道路赊。”诗人首先从时间上写出发的时间之久,然后从空间上写出发的地点之遥,表现了张子此行的艰辛与不易,也暗示了此行的重要性,因为张子奉旨出使边疆,其任务非同小可。
“十旬常雾雨,千里但风沙。”接下来写旅途的艰险。十旬即十个月,这里指代时间之长;雾雨,指天气多雨。千里,指距离遥远。风沙,是指沿途的艰苦与危险。此句既写出了环境的恶劣,也暗含了此次行动的重大意义。
“燧火防秋警,旌旗闪日斜。”再写此行的艰难。燧火,指古代的一种取火工具——燧木;秋警,秋季来临前常有的寒潮警报;旌旗,指旗帜。此处用一“闪”字,形象地描绘了军队行进中的景象。
“壮游元夙志,公出已忘家。”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结。壮游元夙志,指年轻时就有着远游四方之志;公出已忘家,是指这次出使边陲,早已将家庭置之于不顾。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深刻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它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祝愿,更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