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能作赋,大雅感予襟。
气敌衡山峻,思涵楚水深。
览图乖往迹,讽咏发驰心。
犹因庐阜对,稍缓四愁吟。

东桥公既登衡山集所制作成帙名曰登衡小记,远辱寄示时予适行部南康受而读之有张孟阳之思

注释:东桥公已经登上了衡山并收集了所有的创作成果装订成册,命名为“登衡小记”,我远道来信寄给他。当时我刚到南康去上任,接受了这本作品并阅读它,心中产生了一种像张孟阳一样的感慨。

译文:

东桥公已经登高并收集了所有创作成果装订成册,我收到远方的来信。当时我刚到南康任职,接受了这本书并阅读它,心中产生了一种像张孟阳一样的感慨。

气敌衡山峻,思涵楚水深。

览图乖往迹,讽咏发驰心。

犹因庐阜对,稍缓四愁吟。

注释:他的气势可以抵挡衡山的峻峭,他的情感可以包容楚水的深长。看到图卷中描绘的景象与过去的足迹不符,诵读诗歌时心中的激情如同马儿奔腾般无法抑制。仍然因为庐阜对岸的景色而感到愉悦,所以稍微放缓了四愁的吟诵。

译文:

他的气势可以抵挡衡山的峻峭,他的情感可以包容楚水的深长。看到他图卷中描绘的景象与过去的足迹不符,诵读诗歌时心中的激情如同马儿奔腾般无法抑制。仍然因为庐阜对岸的景色而感到愉悦,所以稍微放缓了四愁的吟诵。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东桥公作品的赞赏和情感。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东桥公的作品和自己的观感,展现了东桥公的才华和魅力。同时,诗人还通过表达自己对东桥公作品的敬仰之情,表达了对东桥公的感激和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