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秋风雨急,山驿易黄昏。
疲马依残枥,衰杨蔽旧门。
沾涂怜洁服,举火愧空餐。
稍缓孤生感,幸蒙终夕言。
【注释】
宿武阳驿同陆毅斋宪使:在驿馆里住宿,与陆毅斋一起(为官)。斋,这里指陆毅斋的别号。宪使,即监察御史。
天秋风雨急,山驿易黄昏:天气秋天了,风雨交加,山里的驿站晚上容易关门。天秋,天气转凉。风雨,指风雨交加。天秋,指秋季。山驿,山中驿站。易黄昏,容易关门。
疲马依残枥,衰杨蔽旧门:疲惫的马匹靠着破旧的马槽,衰弱的杨柳遮住了旧时的大门。疲马,指疲惫的马。残枥,残缺不全的马槽。衰杨,指衰老的杨柳。蔽,挡住。旧门,指旧时的家门或门户、入口。
沾涂怜洁服,举火愧空餐:沾湿了衣裳我怜惜洁净的衣服,举着火光我却愧对空空的晚餐。沾涂,沾湿。羞,羞愧。
稍缓孤生感,幸蒙终夕言:稍稍宽解了我孤独的感受,幸亏有你整夜的陪伴说话。
【赏析】
这是一首写旅途辛苦、思乡之情的诗。
起首二句,点明时间、地点和气候。“天秋”二字,不仅点明了季节,而且写出了秋高风急、云密雨紧的气候特征;“风雨急”三字,又烘托出旅途的艰险,为后文作一铺垫。
颔联承上启下,从人到物,由远及近,由外而内,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这两句诗以动衬静,把风雨之急、山驿之幽、黄昏之迟、黄昏之后更显凄凉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
中间两联是全篇的重点,诗人借景抒怀。“沾涂怜洁服”,一个“沾”字,将衣服淋湿的情景逼真地描绘出来;一个“怜”字,表达了诗人因衣服被雨淋湿而产生的惋惜之情。一个“愧”字,则表现了他因为举火而感到惭愧的心理感受。诗人以“沾”、“怜”、“愧”三个动词,生动地刻画了自己因天气恶劣而造成的狼狈不堪之状,从而表现出自己内心的苦闷、无奈和悲凉。“举火愧空餐”,诗人用一个“愧”字,把自己因举火而感到惭愧的心理活动形象化地表现出来,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因没有食物而饥肠辘辘的凄惨境遇。
最后两句写诗人在风雨之夜,得到了一位知己的关怀照顾,内心十分感激,因而产生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这四句诗,诗人以真挚的感情,细腻的笔触,把旅途中的艰难困苦和得到知己关怀照顾的喜悦心情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深沉,构思巧妙新颖,意境深远含蓄,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