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游不觉久,相送忽成悲。
岭外少来往,年中畏别离。
更无参玄理,谁复赏新诗。
千里看明月,应悬两地思。

诗句原文:

欢游不觉久,相送忽成悲。

岭外少来往,年中畏别离。

更无参玄理,谁复赏新诗。

千里看明月,应悬两地思。

注释解释:

  • 欢游不觉久:形容两人游玩时感到非常快乐,以至于忘记了时间。
  • 相送忽成悲:因为即将分别,感到悲伤。
  • 岭外少来往:指在远离家乡的岭南地区,由于环境或生活条件的限制,很少有人来访。
  • 年中畏别离:担心每年的分离,害怕这样的离别会持续多年。
  • 更无参玄理:没有深入地探讨道教的哲理,可能是指对宗教或哲学兴趣不大。
  • 谁复赏新诗:没有人再欣赏新的诗歌,可能是由于时代变迁或个人口味的改变。
  • 千里看明月:尽管相隔遥远,但依然能够共同欣赏同一轮明月。
  • 应悬两地思:意味着虽然身处两地,但彼此的心却始终相连,思念之情难以割舍。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黄南池先生的深厚情谊和对其归途的不舍。从“欢游不觉久”到“相送忽成悲”,描绘出了两位友人在欢乐时光中渐行渐远的场景,反映出相聚时的愉快和离别时的哀愁。诗中的“岭外少来往”和“年中畏别离”透露出诗人因地域和生活原因导致的人际交往的稀少,以及对于频繁分离的恐惧。而“更无参玄理,谁复赏新诗”则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与对精神追求的追求,以及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千里看明月,应悬两地思”不仅描绘了一幅优美的自然画面,也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即便身处两地,但通过共同的观赏,他们的心仍然紧紧相连,相互思念。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展现了古代文人之间的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