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懒拙本无称,乐业田闾寡讼争。
闲署簿书终日静,孤城草木及春荣。
行庭最爱苍松色,隐几翻嫌鸣鸟声。
屡向此中民不厌,年来自哂近人情。
【注释】
①德安公署,指德安县。②乐业:乐于从事自己的职业。田闾:乡里,家乡。③簿书:公文、文书。④苍松色:指松树的颜色。⑤隐几:指坐在小几上读书。⑥哂:讥笑。
【译文】
为官本无称心如意的时候,我乐于在乡间务农种桑,很少与人争讼。
整天闲坐处理公文,看着孤城的草木春荣,十分惬意。
喜欢庭院中苍松的颜色,讨厌书房中鸣鸟的声音。
多次到这个衙门,百姓们都很欢迎,我自己也感到自得其乐,不羡慕那些做官的人。
【赏析】
《再至德安公署》是一首七律诗,作于诗人任德安府通判之时。诗写自己淡泊名利,乐业乡村,与民相亲的情景。
首联“为官懒拙本无称,乐业田闾寡讼争。”是说自己为官并不称职,而乐于乡村务农种桑,很少与人争讼。这两句看似平淡,但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与乡村的和谐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他选择在乡村生活,远离了官场的纷争和争斗。
颔联“闲署簿书终日静,孤城草木及春荣。”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补充和展开。诗人在公署中虽然只是处理一些日常的事务,但他却能够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地工作。他看到孤城中的草木随着春天的到来而生长繁茂,生机勃勃,这种景象让他感到无比的喜悦和满足。这里的“簿书”指的是公文、文书等,而“孤城”则是指一座孤独的城墙,象征着诗人在官场上的孤立无援。
颈联“行庭最爱苍松色,隐几翻嫌鸣鸟声。”是诗人对自己喜好的描述。他喜欢庭院中的苍松颜色,因为苍松的颜色深沉而庄重;他讨厌书房中的鸣鸟声音,因为鸣鸟的声音聒噪而扰人。这些细节描写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受和审美情趣。
尾联“屡向此中民不厌,年来自哂近人情。”是诗人对自己情感的抒发。他多次来到这个衙门,与百姓们相处得很融洽,没有产生任何隔阂。他甚至自嘲地说自己比那些做官的人更懂得人情世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满足百姓的需求。这里的“此中”指的是这个衙门,而“自哂近人情”则是说自己比那些做官的人更懂得人心,更加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整首诗通过诗人自己在德安公署的生活体验,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以及他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同时,他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对民生问题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