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来桑扈返于真,笑寄人间八十春。
相鹤经间窗映月,刻鸠杖倚壁生尘。
独遗一世同蝉蜕,深入重泉治鸟伸。
从此江边鸥不下,祗缘失却忘机人。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挽黄一崖》,以下是对诗歌的逐句解释:
- 嗟来桑扈返于真:这里的“桑扈”可能指的是一种鸟,而“返于真”则暗示该鸟已经返回到了其本真的状态。
- 笑寄人间八十春:这里用“八十春”来形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同时表达了对黄一崖人生经历的感慨。
- 相鹤经间窗映月:描述了黄一崖与鹤相伴的情景,以及窗外月亮的映照,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
- 刻鸠杖倚壁生尘:以刻鸠为喻,形容黄一崖的生活态度或行为,强调了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主题。
- 独遗一世同蝉蜕:这里的“蝉蜕”指蝉在蜕变时脱去外壳,比喻黄一崖独自脱离世俗束缚,超脱于世。
- 深入重泉治鸟伸:描述了黄一崖深入到更深的地方,致力于治理鸟儿的行为,象征着他对自然的关爱和责任。
- 从此江边鸥不下:这里的“鸥”可能指的是鸥鸟,黄一崖希望从此以后能有一个宁静的环境,让鸥鸟不再飞翔。
- 祗缘失却忘机人:最后一句“祗缘”意为只是,表达了一种遗憾或惋惜的情感,因为失去了一个懂得自然之道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黄一崖的生命轨迹,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如“桑扈返于真”、“八十春”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同时,通过对黄一崖生活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即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脱。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充满了哲理和诗意,是一首优秀的抒情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