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閤本来无长物,读书人去各依然。
唯有一床经坐处,两当自膝已皆穿。
【注释】
斋阁本来无长物,读书人去各依然:斋阁本来是没有什么东西的。读书的人离去后,依旧如此。
唯有一床经坐处,两当自膝已皆穿:只有那一张床是曾经有人坐过的,两脚的膝盖都已经穿破。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书馆内看到别人留下的脚印而作的诗。
首句点明题旨。斋阁本是清静之所,但作者却觉得“无长物”。原来,这斋阁本没有什么可看的,只不过是一些书籍罢了。所以作者才说:“读书人去各依然”。
第二句承上而来,说明这些“无长物”的书,对于读书人而言,都是一样,他们离开以后,都留下了同样的痕迹。
第三句以反衬的笔法写自己对这“无长物”,即这“无物”的斋阁的印象和感受。“唯有一床经坐处,两当自膝已皆穿”,是说只有那张被坐过的椅子,还依稀保留着原来的面貌,因为那是读书人曾经坐过的。而两条大腿,也已经被坐过,已经磨损得只剩下了原来的一半。
这首诗的构思十分巧妙。前两句写自己所见;后两句则写自己所感。“惟有一床经坐处,两当自膝已皆穿”,是全诗的关键所在。它既是实写,又是虚写;既是所见,又是所感。从表面看,这是写读书人的足迹;实际上,却是写自己的感慨。
诗人通过对一个看似平常的细节的描写,抒发了对读书人留下深深足迹、给斋阁带来无尽破坏的遗憾与痛心之情,表达了他对读书人离开后的惋惜之情。同时,这也反映出了读书人在书房中活动时,往往不拘小节、不顾及他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