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识青阳减,其如白发何。
风光愁里失,春事雨中过。
药裹妨鲑菜,交游问雀罗。
千林烟火少,租吏正催科。
三月三十日
已识青阳减,其如白发何。
译文:我已经知道春天将要结束了,可是人已经老了,头发变白了。
注释:青阳:指春光。减:减少。其:那。白:指年老色衰。
赏析:诗以“已识青阳减”点明节令,以“其如白发何”抒发感慨,言外之意,是感叹自己年华已逝。
已识青阳减,其如白发何。
译文:已经认识到春天就要结束,但人却已经老了,头发变白了。
注释:青阳:指春天的阳光。其:哪。白:指年老。
赏析:诗人以“三月三十日”为题,写自己对人生易老的感慨,首句直抒胸臆,点出季节,次句则从时间上进一步强调时光流逝之快,三、四两句则写自己的感受。
风光愁里失,春事雨中过。
译文:我站在风中看风景,看着看着就感到伤心;春天的事情在雨中度过。
注释:风光:景色。失:丧失。春事:指春天的农事活动。雨中:指阴雨天气。
赏析:此诗表达了作者对青春易逝、韶华不再的惋惜之情。首两句写景,三四两句抒情。
药裹妨鲑菜,交游问雀罗。
译文:药裹妨碍我吃鱼,朋友问我为什么捕鸟。
注释:药裹:药囊,即药箱。鲑菜:一种淡水鱼,用鳞和内脏煮成。雀罗:用网捕鸟。
赏析:诗人以“药裹”、“鲑菜”和“雀罗”等意象,形象地描绘了自己的处境与心境。诗人身处异乡,疾病缠身,又无钱治病,只能吃些廉价的药物;同时,他也无法像别人一样去捕鱼打猎,只能依靠药物维持生活。这种困境使他感到十分痛苦和无奈。而与此同时,他又不得不面对朋友的询问和关切,这使得他更加感到孤独和无助。
千林烟火少,租吏正催科。
译文:树林里的火光少了,租税官正在催收赋税。
注释:烟火:指树林里的篝火或炊烟。租吏:征收租税的人,此处指官吏。科:赋税。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失望感。诗人身处异乡,疾病缠身,又无钱治病,只能吃些廉价的药物;同时,他也无法像别人一样去捕鱼打猎,只能依靠药物维持生活。这种困境使他感到十分痛苦和无奈。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生活的勇气和希望,而是继续顽强地面对现实并努力克服困难。同时,他也深知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多么不公平和残酷。因此,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己在异乡的生活状况以及与朋友之间的交往来表达诗人的感慨之情。同时,诗歌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历史背景的描述来反映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