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老依贫里,因君启法筵。
青春贪佛日,白业证人天。
飞锡去何处,三山落照前。
禅心何所似,江上月涓涓。

华严会送三上人还金陵

投老依贫里,因君启法筵。

青春贪佛日,白业证人天。

飞锡去何处,三山落照前。

禅心何所似,江上月涓涓。

注释:

  • 投老依贫里:形容自己年老体衰,生活贫困。
  • 因君启法筵:因为您的邀请而开启了佛教的讲经说法之席。
  • 青春贪佛日:年轻的时候贪恋佛的日子,指年轻时对佛教修行的渴望。
  • 白业:白业指的是白色,这里可能是指僧衣的颜色。
  • 三山落照前:三山指的是庐山的三座山峰,落照即夕阳西下的景象,所以可能是在描述太阳落下前的场景。
  • 禅心何所似:心中的禅意是什么?
  • 江上月涓涓:月光如水,细细流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朋友时所作,通过描绘与友人离别的场景和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信仰和追求。首句“投老依贫里”展现了诗人晚年生活的状态,暗示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和对佛道的向往。第二句“因君启法筵”则表明是因友人的邀请而开启了佛教的讲经说法之席,反映出诗人对佛法的虔诚和对友情的珍视。接下来的四句则是诗人在离别之际的内心感受。第三句“青春贪佛日”表达了诗人年轻时对佛日的向往,第四句“白业证人天”则意味着僧人修行的成果能够升入天堂。最后两句“飞锡去何处,三山落照前”则是诗人离开时的感慨,飞锡即僧人行走时的身影,象征着诗人对友人深深的祝福和不舍之情。尾句“禅心何所似,江上月涓涓”则是诗人对内心的禅意的抒发,江上月涓涓则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美好,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佛法的执着追求。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既展现了诗歌的音韵之美,也传达了诗歌的意境之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