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连天,登楼目、不堪勾引。
阴漠漠、远山如近,欲明还隐。
杨柳柔丝千万缕,染烟挼雨清无尽。
看红英、满树洗逾鲜,胭脂润。
驰驱骤,流光胜。
柴门闭,谁问讯。
感时兼伤病,朱颜潜损。
本拟销忧凭骋望,番因望里增愁疢。
曲阑闲、倚遍寂无言,春应恨。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天雨中登楼所见景色的词。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 “芳草连天,登楼目、不堪勾引。” (芳草覆盖了整个天空,站在楼上望去,心情无法平静)
  • “芳草”象征着春天的气息和生机,“连天”则形容其广阔无垠。
  • “不堪勾引”反映了作者面对如此美景却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与哀愁。
  • 注释: 此处表达了作者在春日雨中登楼所感受到的自然美景与内心情感的冲突。
  • “阴漠漠、远山如近,欲明还隐。” (远处的山影在阴暗中显得模糊不清,仿佛很近又似乎遥远)
  • “阴漠漠”形容天空阴沉,给人一种压抑感。
  • “远山如近”通过比喻展现了距离的缩小感,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
  • 注释: 这里通过天气变化和视线的变化,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景象。
  • “杨柳柔丝千万缕,染烟挼雨清无尽。” (千万缕杨柳的枝条轻轻摇曳,烟雾和雨水交织成一片无尽的景象)
  • “杨柳柔丝千万缕”形容杨柳枝条细长且柔美。
  • “染烟挼雨”形象地描绘了柳枝被烟雾和雨水覆盖的景象。
  • 注释: 这一节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 “看红英、满树洗逾鲜,胭脂润。” (看到满树的红花鲜艳夺目,如同涂了胭脂一般)
  • “红英”是指花朵中的红色花瓣或花蕊。
  • “洗逾鲜”形容花朵的颜色更加鲜艳。
  • 注释: 描述了春天自然景色的美丽,以及花朵色彩的鲜明。
  • “驰驱骤,流光胜。” (骑马疾驰,时光匆匆而过)
  • “驰驱骤”表现了骑马时的迅速与急促。
  • 注释: 体现了时间流逝的迅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急切与无奈。
  • “柴门闭,谁问讯。” (柴门关闭,无人来探访)
  • “柴门”指农家的小屋,通常用来比喻生活简朴的地方。
  • “谁问讯”意味着没有人来询问或慰问。
  • 注释: 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
  • “感时兼伤病,朱颜潜损。” (感慨时事并因伤身体而容貌憔悴)
  • “感时”表示对当前时世或世事感到忧虑。
  • “伤病”可能指的是身体上的不适或精神上的困扰。
  • 注释: 这里表现了诗人因忧国忧民而产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
  • “本拟销忧凭骋望,番因望里增愁疢。” (原本打算通过远眺来缓解忧愁,不料反而增加了愁思)
  • “销忧”意为消解忧愁。
  • “骋望”指放眼远望,试图寻找心灵的慰藉。
  • 注释: 描述了诗人在面对现实问题时,期望通过改变视角来减轻内心的忧虑,但结果并未如愿。
  • “曲阑闲、倚遍寂无言,春应恨。” (在栏杆旁静静倚立,寂静无声,感叹春天的到来总让人伤感)
  • “曲阑闲”指曲折的栏杆旁,给人以静谧之感。
  • “倚遍”表示长时间地倚靠在栏杆上。
  • “寂无言”描绘了周围环境的宁静。
  • 注释: 通过描述自己在栏杆边静静地坐着,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孤独和对春天到来的感慨。

赏析:
这首《满江红》是一首描写春天雨中登楼所见的词。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生动而富有层次的画面。其中,“驰驱骤,流光胜”两句尤为突出,不仅表现了诗人在风雨中疾走的身影,也隐喻了时间的飞逝和岁月的无情。此外,诗中的“感时兼伤病,朱颜潜损”等句子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表达了对时事的担忧,也揭示了身体与心灵的脆弱。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邃,是南宋词人辛弃疾作品中较为优秀的一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