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何崔嵬,天籁风参差。
扶摇八千丈,莽莽琼瑶披。
下窥沧海小,远镜天台卑。
仙人依龙虎,翩翩远追随。
送我迟日晓,下趋剡溪道。
回合西南山,春深尚衰草。
百里阒无人,高步寻仙真。
空谷不见鸟,独有烟霞亲。
迢迢穷日昃,路转开石壁。
寺古落松筠,僧来访形迹。
醉披水田衣,笑著登山屐。
乱谷浴秋声,落英封断石。
水薄衣欲流,山空月初白。
独鸟归林烟,丛桃眩行客。
客行莫早回,青春时易颓。
且浮琥珀碗,载上中天台。
目迥万里尽,意豁千峰开。
足底溪声激,泠泠清吹哀。
石转惊飞流,槎来银汉秋。
又疑广陵雪,喷薄钱塘丘。
风中等列禦,濠上夸蒙周。
俯仰意已适,兴剧归心逸。
数里走石关,十步想兜率。
逶迤尽坡陁,目势含沧波。
浦近渔唱起,树密村烟和。
似闻戴颗隐,仿佛子猷过。
【译文】
苍山多么峻峭,天空中传来风声参差不齐。
直冲霄汉八千丈,琼瑶般覆盖着莽莽群峰。
下瞰沧海小得可怜,遥望天台又觉得低。
仙人倚靠龙虎,飘飘然随我远去追随。
送我的人迟迟不肯动身,催促我早早返回。
沿着剡溪往南走,回眸眺望西南的山冈。
春深时节草木萧索,百里无人,只看见高高的山岗。
空谷里不见飞鸟,只有那烟雾和云霞相亲。
夕阳西下时还远行未归,路转石壁。
寺古松筠落满青苔,老僧来访我的踪迹。
醉后把水田衣披上,笑着穿登山鞋。
山谷里秋风吹过的声音阵阵,落叶封住了断石。
水浅衣裳要飘流,月光洒在山上一片皎洁。
独有一只鸟儿归了林中,丛生的桃花迷乱了行客。
行人不要急着回去,青春时光易逝难留。
暂且喝一口琥珀碗中的美酒,载着我到中天台上。
目极千里尽处是天边,心胸豁达千峰开敞。
脚下溪水声声激荡,清凉的吹奏令人心旷神怡。
石头转动惊起飞流直下,槎来银汉秋色如雪。
又像广陵的积雪喷薄钱塘的丘陵。
风中等列御,濠上夸蒙周。
俯仰之间意已满足,兴发归心自然逸散。
石关几里走去,十步就想到了兜率宫。
逶迤曲折尽是山路,眼前景色让人心情舒畅。
靠近渔村听见歌声响起,密树之中村烟袅袅升起。
仿佛听见戴颗隐居山林,又似看到子猷经过此地。
【注释】
①四明:今浙江宁波市鄞州区。
②雪窦寺:位于四明山之巅。
③妙高台:在今浙江省宁波市北郊。
④卢楠:唐末诗人、文学家、书法家。
⑤崔嵬:形容山势高耸的样子。
⑥“扶摇”四句:用《庄子·逍遥游》“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意。形容瀑布水流气势磅礴的景象。
⑦“仙人”二句:写仙人驾龙马飞升的情景。
⑧“送我”二句:写送别之情。
⑨“百里”二句:写山高谷深,人迹罕至。
⑩“足底”二句:写山涧清泉流淌的声音。
⑪“石转”二句:写水潭激荡的声响,好像飞流直下的银河。
⑫“又疑”三句:写想象中的瀑布从天上飞泻下来,如同广陵的积雪喷薄而出,钱塘的丘陵也为之震撼。
⑬中天台:即中天竺,位于今浙江宁波市江北岸。
⑭“目迥”八句:写目极千里之外,心胸豁然开朗的感受。
⑮溪声:指溪水的流动声。
⑯“石转”二句:写石头转动惊动飞瀑,好像槎木划过银汉一样。
⑰“数里”二句:写石关一带的山路弯曲延伸。
⑱“浦近”二句:写渔村附近的景色。
⑲戴颗:晋陶潜的字。子猷:王献之的字。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作者送的是友人从剡溪出发前往中天台。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写山水之美和送别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首联描绘了山的高大与壮美,以及天籁风声的参差起伏,营造了一种壮美的氛围;颔联则描绘了瀑布飞泻的壮观景象,以及从下往上俯瞰大海的小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之美;颈联进一步描绘了山间仙境般的环境,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