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树苍苍散夕晖,天门西望翠华飞。
微臣未解风雩乐,独咏皇恩泛马归。

【注释】

崇雩坛:即雩台,古代祭祀求雨的地方。陪祀:参加祭礼。

野树苍苍散夕晖,天门西望翠华飞。

夕阳下,野树苍苍,落日的余晖洒满了大地。天门:传说中的天门山,这里指皇帝居住的地方。

微臣未解风雩乐,独咏皇恩泛马归。

微臣:臣子。未解:不明白,不懂得。风雩(yu):古时的一种祭天仪式,用鼓和钟来祈求风神降雨。

泛:泛舟。泛指乘船。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为唐代诗人张九龄。全诗共四句,语言平实而感情真挚。第一、二句写景,第三、四句抒情。首句“夏夜崇雩坛陪祀其三”,说明是陪祀,而且是“夏夜”。第二句“野树苍苍散夕晖”,点明了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第三句“天门西望翠华飞”,描写了人物的动作、神态。第四句“微臣未解风雩乐,独咏皇恩泛马归”,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诗的前两句主要写陪祀的环境和气氛。首句点出了时间和地点,即在夏夜陪祀。第二句则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夕阳下的树木苍绿茂盛,落日的余晖洒满了大地。这里的“夕晖”和“苍翠”两个词语,既写出了夕阳的明亮,也突出了树木的翠绿生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庄重的氛围。

后两句则是诗人内心感受的抒发。首句“微臣未解风雩乐”,意思是说:我这个小臣儿,对于这种祭祀活动并不了解,也不太懂得其中的乐趣。“风雩”是一种古代的祭天仪式,用鼓和钟来祈求风神降雨。诗人在这里自谦地说自己不懂这种仪式,表现出一种谦逊的态度。“独咏皇恩泛马归”,则是说:我只是在独自吟咏着皇帝的恩德,然后乘船返回。这里的“独咏”和“泛”都是动词,表示的是诗人独自吟咏、乘船的行为,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整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每一句都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前两句主要是写陪祀的环境;后两句主要是抒发诗人的内心感受。整首诗既有对古代祭祀活动的描绘,也有对个人情感的真实表达,因此读起来令人感到既有历史感又富有生活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