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啄木,尔何为乎碌碌。
朝飞茂林,夕飞丛麓。
倚利觜而斧坚,索虫蚁以充腹。
其役何劳,其得何足。
秋风烟陇嘉禾熟,胡不从之啄金粟。
【注释】
啄木:用嘴啄击树木,使树中虫蛀。
碌碌:勤苦忙碌的样子。
茂林:茂盛的树林。
丛麓(lù):山脚下的灌木丛。
利觜(zì):锋利的鸟嘴。
斧坚:用斧砍伐坚硬的树木。
索虫蚁以充腹:捕取昆虫蚂蚁充饥。
役:劳作;劳碌。
胡不:何不,何不。
从之啄金粟:跟着它去啄食黄金粟粒。
【赏析】
《啄木》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啄木鸟的描写,抒发了对统治者的不满之情。
首二句写啄木的忙碌和劳苦。“啄木”就是鸟在树上啄虫子。“尔何为乎碌碌”,你为什么要这么忙活呢?这里诗人运用反诘的语气,突出啄木的勤劳,并借以表现其精神可嘉。“朝飞茂林,夕飞丛麓。”这是说,早晨飞到茂密的树林里,晚上又飞到山脚的灌木丛里,这样辛勤地劳动,不知疲倦。这两句诗写出了啄木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奋不懈的生活特点。
第三四句,写啄木的贪婪。“倚利觜而斧坚”,靠着锐利的嘴巴去砍伐坚硬的树木,说明啄木非常贪婪。“索虫蚁以充腹”,用昆虫来填饱肚子,说明啄木为了生存,不得不去捕捉昆虫蚂蚁。啄木鸟之所以如此辛苦,是因为它的肚子饿了,所以它才去捕虫吃。“其役何劳?”它的劳作有什么意义呢?“其得何足?”得到的又有什么价值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贪得无厌行为的不满。诗人认为,啄木虽然很辛苦地捉虫吃,但所得甚少,没有什么值得赞美的地方。
最后六句写啄木的悠闲。“秋风烟陇嘉禾熟”是说,秋天到来时,稻田里的庄稼成熟了,农民丰收了。“胡不从之啄金粟”,“胡不”,即何不,何不?“金粟”,指成熟的稻谷。这里的意思是说,为什么不跟着它们去啄食那金黄色的稻穗呢?这里的“啄金粟”比喻啄木鸟啄食稻穗的意思。这两句诗表明诗人对那些只顾自己享乐,不去关心人民的贫富悬殊、不体恤人民疾苦的人表示鄙视和憎恶。
全诗通过咏物,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剥削百姓的不满,揭露了他们只知享乐,不顾民生的丑恶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