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命趋侯府,持书出省曹。
宦游千里外,公论一时高。
晓日鸣珂佩,晴天簇羽旄。
暂为东楚别,且醉太平皋。
祖席陈麟脯,宾筵集凤毛。
清歌来窈窕,名酒挹葡萄。
好奋云中鹄,须持海上鳌。
赠言良在耳,极意对挥毫。
野色薰青草,澜光滟碧桃。
徘徊瞻鹊喜,仿佛及蚕缫。
畴昔成戎服,陪行拥战艘。
每同登虎帐,恒得进龙韬。
况复膺新宠,休云任独劳。
汉廷思贾谊,晋室望山涛。
多事烦经济,群情慰郁陶。
抚摩深见托,佐理未为叨。
周道期回辙,强弓拟载櫜。
豺狼终见化,蜂虿亦何逃。
陋巷腾欢笑,交衢绝恸号。
九华应远待,飞翠照恩袍。

【注释】

拜命趋侯府,持书出省曹:奉旨到朝廷去拜见王侯。出省曹是出京赴任。

宦游千里外,公论一时高:在外做官漂泊万里之外,舆论都把你当作一时的贤能。

晓日鸣珂佩,晴天簇羽旄:清晨阳光下,佩着响着铃声的宝剑,头戴插着羽毛的马缨冠。

暂为东楚别,且醉太平皋:暂且告别江东,在太平的皋亭山边畅饮一醉。

祖席陈麟脯,宾筵集凤毛:设宴招待贵宾,有美味的肉干供宾客们享用,宴会上聚集了凤凰的羽毛装饰的珍品。

清歌来窈窕,名酒挹葡萄:清幽动听的歌曲飘荡在空中,美酒斟满杯中如葡萄般晶莹剔透。

好奋云中鹄,须持海上鳌:努力争取成为云中飞翔的大雁,必须举起海里的巨大鳌鱼。

赠言良在耳,极意对挥毫:你的忠告我铭记在心,尽情地挥笔写下。

野色薰青草,澜光滟碧桃:野外的景色被熏得青草芬芳,水光闪烁着碧桃色的光泽。

徘徊瞻鹊喜,仿佛及蚕缫:徘徊于鹊桥之下,好像见到女织女在缫丝。

畴昔成戎服,陪行拥战艘:过去也曾身穿军服,陪同君王出征时乘坐战船。

每同登虎帐,恒得进龙韬:每次一同登上帅帐,常常得到皇上的亲赐《龙韬》。

况复膺新宠,休云任独劳:何况你又被新近宠爱,不要以为只有你一个人辛苦。

汉廷思贾谊,晋室望山涛:汉朝朝廷怀念贾谊,晋朝王室仰慕山涛。

多事烦经济,群情慰郁陶:国家多事需要治理,大家都感到心情舒畅。

抚摩深见托,佐理未为叨:抚恤鼓励使我深感信任,辅佐治理并不觉得有什么功劳。

周道期回辙,强弓拟载櫜:希望国家能够及时回转道路,强弓就要收起收藏。

豺狼终见化,蜂虿亦何逃:终究要被驯服,就像那有毒的蜜蜂和蝎子一样。

陋巷腾欢笑,交衢绝恸号:穷苦人家的小巷传来欢笑,繁华街道上却传来悲痛的呼号。

九华应远待,飞翠照恩袍:远方的九华山等待我去游览,美丽的绿衣如同恩泽披在身上。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中描写了孙炎在仕途上的得意和得意后的感慨。全诗句句写景,处处抒情,将作者送别孙炎时的心情、思想、愿望都表达得淋漓尽致。

首联“拜命趋侯府,持书出省曹”,表明孙炎奉命出外为官,作者送他出京。“拜命”即受命之意,这里用“趋”字,表现了诗人对孙炎的一片忠心和期望。接着两句“宦游千里外,公论一时高”写出了他在外为官的艰难和所处环境之艰苦。“宦游”就是在外为官,“千里外”是说远离家乡。这两句既点明了他的身份,又暗示了他所处环境的恶劣,为后文作铺垫。

颔联“晓日鸣珂佩,晴天簇羽旄。”描绘了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晓日”、“鸣珂佩”、“晴天”、“簇羽旄”都是形容天气和景象的美好。“晓日”指拂晓时的太阳,这里用来比喻孙炎在官场中受到重用,光明磊落。“鸣珂佩”,是指佩玉声,这里比喻他的才华横溢,受到赏识。“晴天簇羽旄”,是指晴空万里,旌旗飘扬,这里暗示了孙炎在官场上地位崇高、权势显赫。

颈联“暂为东楚别,且醉太平皋”进一步描写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感受。“东楚别”指的是与江东的告别,“西楚别”则指的是与西楚的离别。“太平皋”是指安宁祥和的地方。“且醉太平皋”意思是暂时在这里畅饮一番以排遣忧愁。这句表达了他暂时离开官场的喜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五言四句一韵,共八韵。前六韵写送别的场景和心情,后两韵写自己的祝愿,希望他能早日实现自己的愿望。

尾联“畴昔成戎服,陪行拥战艘”回忆起过去的戎装和陪伴君王出行的情景。“畴昔”指的是过去,“成戎服”是指穿上了军装,“陪行”是指陪伴君王出行,而“拥战艘”则是形容当时的形势危急,不得不跟随君王出征。

最后两句“每同登虎帐,恒得进龙韬”则是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望。“每同登虎帐”,是指在战争中与君王并肩作战;“恒得进龙韬”则是指经常得到君王的信任和赏识。这两句既表达了他对战争的看法,也表达了他对和平的渴望。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意境深远。通过对旅途中所见所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和对自己未来的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