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说崤陵路最艰,一年犹得两回还。
姚崇片石孤撑立,寂寞苍烟杳霭间。

《再过崤关》是明代诗人汪广洋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经历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展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但不失深意。诗中“尽说崤陵路最艰,一年犹得两回还”这一句,用“尽说”一词,既表达了当时社会对征赋之苦的感受普遍性,也暗示了征赋之艰难并非独有,可能也是许多朝代的共同现象。此外,“姚崇片石孤撑立,寂寞苍烟杳霭间”这句则形象地描绘出在严峻的政治和社会压力下,个人显得渺小而孤独,与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感。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也让读者更能感受到那个时代人民的苦难和无奈。

从思想深度上讲,诗歌不仅仅是表面的抒情,更深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政治问题。如“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 ’”这一句,不仅反映了古代战争残酷性的一面,也反映出统治者对于军事行动的轻视和不慎重态度可能导致的严重灾难。这种深刻的社会观察和批判,使得该诗不仅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本历史的备忘录,记录并警示后世。

从艺术技巧上来看,这首诗的语言简练却富有表现力,每个字都像是经过精心挑选般,充满了象征意义和情感色彩。如“姚崇片石孤撑立”,不仅形容了姚崇的坚毅和独立,也象征着个体在面对巨大困难时的勇气和坚持。同时,整首诗的结构紧凑,层次分明,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深刻感受和思考。

《再过崤关》不仅是一首诗歌的艺术展示,更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历史回顾和人性思考。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对社会现实的批评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教育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