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陵一抔土,仰视何嶙峋。
帝德浩如天,岂以黄屋尊。
垂衣十八载,象汇俱含醇。
非无阴阳接,四候均若春。
坐论颂贤佛,作行归俊民。
宁知神龙逝,化海邈无津。
握手三辅臣,扼腕竟何伸。
谒陵有述其三
太陵一抔土,仰视何嶙峋。
帝德浩如天,岂以黄屋尊。
垂衣十八载,象汇俱含醇。
非无阴阳接,四候均若春。
坐论颂贤佛,作行归俊民。
宁知神龙逝,化海邈无津。
握手三辅臣,扼腕竟何伸。
注释:
- 太陵一抔土:太陵,即太皇陵,是皇帝的陵墓。一抔土,意味着只有一点点的泥土,象征性地代表皇帝的陵墓。
- 仰视何嶙峋:仰视,指的是仰望。嶙峋,形容山石高耸、参差不齐的样子。这里形容皇帝的陵墓虽然只是一点点的泥土,但给人的感觉却像山一样高耸、参差不齐。
- 帝德浩如天:表示皇帝的德行广大无边,如同天空一般广阔。
- 岂以黄屋尊:黄屋,古代帝王所乘坐的车,通常用黄金装饰。尊,这里是尊重的意思。这里表示即使皇帝的德行广大无边,也不应该因此而被过分尊崇。
- 垂衣十八载:指黄帝在位的时间为18年(一说23年),传说他治理天下就像垂衣一样轻松,不需要亲自处理国事。
- 象汇俱含醇:象汇,比喻国家的政治状况。醇,这里形容政治清明,没有腐败。
- 四候均若春:四候,指冬季的四个节气中的寒、腊、小寒、大寒。平均每个节气都如同春天一样温暖和煦。
- 坐论颂贤佛:坐在朝廷上讨论对贤人的赞扬和赞美。
- 作行归俊民:行动举止中体现出对贤人的追求,归于那些有才能的人。
- 宁知神龙逝,化海邈无津:意为不知道神龙已经消失,化为大海的波涛,再也没有踪迹。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突然消逝的感慨。
- 握手三辅臣,扼腕竟何伸:握着手的大臣们,他们想要做些什么,但最终却没有成功。这里的“握”指的是握住、把握;“扼腕”,形容无奈、失望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太皇陵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皇帝德行的敬仰和对权力滥用的忧虑。诗人通过描绘皇帝的陵墓和其德行,暗示了皇帝虽然拥有巨大的权力,但也应当受到适当的约束和制约,避免过度的专权。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贤才的重视以及对国家政治清明的期望。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