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岁云暮,北风何惨慄。
稍见亭午过,黯然中原日。
飞鸟时下来,人家扫祠毕。
稚子欣就新,华颠念趣失。
四十行已尽,明朝复加一。
踯躅山泽间,无闻亦奚恤。

【赏析】

《除夕》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写除夕之夜的景,抒发了诗人自己辞旧迎新的喜悦心情,以及对于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首联点出时令和天气,颔联写诗人所见之景,颈联写诗人所感之境,尾联表达诗人内心的感受。

“江城岁云暮,北风何惨栗。”首联点明时令,即一年即将结束之时,天气寒冷,寒风凛冽。“惨栗”一词用得极为准确,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在严寒中颤抖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对冬天的感受。

“稍见亭午过,黯然中原日。”“亭午”指中午时分,诗人看到太阳已经越过正午,而此时的中原地区却显得黯淡无光。这里的“黯然”一词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内心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飞鸟时下来,人家扫祠毕。”颔联描写了诗人看到的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飞鸟从天空中飞下,人们在家中打扫祠堂,准备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这里的飞鸟和扫祠都是与节日有关的活动,反映了人们对新年的期待和喜悦。

“稚子欣就新,华颠念趣失。”颈联进一步描绘了节日的气氛和人们的欢庆情景。孩子们高兴地来到新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而年长的人们在新年之际也忘却了许多烦恼,开始寻找自己的兴趣和乐趣。这里的“华颠”一词用来形容孩子的头发,而“念趣”则是指思考问题或追求目标。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节日中的欢乐和祥和气氛。

“四十行已尽,明朝复加一。”尾联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新期待和新希望。诗人感叹自己已经度过了四十个年头,但新年的到来又让他充满了新的期待和希望。这里的“加一”一词表示新年的第一天,也寓意着新的开始和机遇。

“踯躅山泽间,无闻亦奚恤。”尾联以诗人自己的心境为线索,表达了他对世俗纷扰的看法。虽然外界的喧嚣无法影响到他的内心世界,他仍然能够保持一颗宁静的心,享受着节日的快乐和平静的生活。这里的“踯躅”一词用来形容诗人行走的状态,也象征着他在世俗纷扰中的独立和坚定。同时,“奚恤”一词用来形容诗人对于外界的漠不关心,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淡然看待和对自我价值的坚守。

这首诗通过对除夕之夜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新年的期待和新希望,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