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舟秋浦月,扬舲秋浦风。
年年远行迈,往来秋浦东。
【注释】秋浦:即今安徽贵池县。放舟:指乘船。扬舲(líng):扬帆启航,泛舟江上。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描写了诗人乘船在秋天里经过秋浦江时所见的景象。开头两句“放舟秋浦月,扬舲秋浦风”,写的是夜行江上的景色;后二句“年年远行迈,往来秋浦东。”写的是白天行路所见之景。全诗意境清幽,语言朴素流畅,给人以恬静、优美的艺术感受。
放舟秋浦月,扬舲秋浦风。
年年远行迈,往来秋浦东。
【注释】秋浦:即今安徽贵池县。放舟:指乘船。扬舲(líng):扬帆启航,泛舟江上。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描写了诗人乘船在秋天里经过秋浦江时所见的景象。开头两句“放舟秋浦月,扬舲秋浦风”,写的是夜行江上的景色;后二句“年年远行迈,往来秋浦东。”写的是白天行路所见之景。全诗意境清幽,语言朴素流畅,给人以恬静、优美的艺术感受。
登徐孺子亭 高士不可得,兹亭幸尔留。偶来逢暇日,况复及清秋。湖水当门落,松云傍枕浮。 几时闲历览,乘月放扁舟。 译文: 无法遇到真正的高人,幸好这里有个亭子让我驻足。偶尔来这里放松身心,更何况是在这个清秋时节。 湖水从门口流淌,松树和云雾仿佛就在身边。什么时候才能悠闲地游历一番,乘着月光荡起一叶扁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古代的文人在亭中游览、感受自然之美的场景
诗句释义及赏析 首联:“粉署春已晚,黄鹂时复鸣。” 翻译: 在这春天的暮色中,我听闻了西掖的莺声。 这里的“粉署”可能是指官府或文职办公的地方,而“黄鹂时复鸣”则描绘了春天里黄鹂鸟不时地发出清脆的叫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这句诗通过对比“春已晚”与“黄鹂时复鸣”,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叹以及对自然生命力的欣赏。 颔联:“落花荡轻吹,繁木翳新晴。” 翻译: 花瓣飘落时被微风吹拂
小孤山 海门第一关,苍翠五云间。 阴雨蛟龙出,晴天鹳鹤还。 江声舂夜寂,草色带春殷。 欲往临危顶,因之望故山。 注释: - 海门第一关:指的是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小孤山关。 - 苍翠五云间:形容小孤山的景色苍翠茂盛,仿佛在五座云层之间。 - 阴雨蛟龙出:描述在阴雨天气里,小孤山如同蛟龙般从云层中出现。 - 晴天鹳鹤还:描绘晴天时,小孤山像鹳和鹤一样飞回原处。 - 江声舂夜寂
【注释】 画省:御史台的办事房。 起行双树间:从两棵树之间起身。 唳:鸟鸣声。孤鹤:指鹤,这里泛指白鹤。 清响落空山:清亮的叫声在空旷的山间回响。 凉露:清凉的露水。徐徐:慢慢地。 秋云:秋天的云。故故:时时,常常。 幽览:静观。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贞元年(785)八月作,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七言律诗。诗的前四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前四句写景,先写深夜值勤,再写早起步行
【注解】: 1. 帷幕公事简:指官府里的事情简单。帷幕,这里指官府的公文;公事,公务。 2. 斋居文墨闲:指在书房中,笔墨闲置着,没有事务缠身。斋,书房;文墨,指书籍、文章。闲,闲暇,无事可做。 3. 开帘坐白日:拉开窗帘,面对阳光(太阳是白色)。 4. 拄笏对青山:手里拿着拐杖,面对着青翠的山。笏,官员手执的手板。 5. 谬拙占微宦:错误地认为官职很小。谬拙,自认错误;微宦,小官,指微小的官职
【诗句注释】 1. 清风亭: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是李白的故居。 2. 二月雨中尽:二月的雨水已经停歇。 3. 一尊亭下开:在清凉的亭子下面,酒意已消。 4. 青山望不极:青山远得看不到尽头。 5. 白云招可来:白云飘动,似乎可以随风而来。 6. 啼鸟合芳树:鸟儿在芬芳的树上鸣叫。 7. 落花委苍苔:花瓣落下堆积在青苔上。 8. 遥知旧游者:远远地知道有过去的朋友在这里游玩。 9. 歌咏凤凰台
秋日忆故园 素得故园趣,远如南涧阿。 众芳时既集,啼鸟秋复多。 对竹不及晦,酌酒屡当歌。 去乡仅十载,怀之可奈何。 注释: 1. 素得故园趣:指久居故乡,熟悉那里的情趣和习俗。 2. 远如南涧阿:比喻家乡的景色像南方的山涧一样美丽。南涧阿是南方的山涧,这里用来象征家乡。 3. 众芳时既集:指秋天到来时,各种花卉都已经开放。 4. 啼鸟秋复多:指秋天里,鸟儿的叫声更加频繁。 5. 对竹不及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背诵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求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本诗共四句,内容上由树及人,由物到情,由实到虚,层层深入;结构上首联写景,颔联写意,颈联写人,尾联写情。 译文: 墙头两棵树,翠绿一片阴森森。 夕阳西下风浪起,满院都是秋意浓。 枝条垂落砌石边,叶子飘落在衣襟。 况且还有行人歌,听到也会心烦神。 赏析:
诗句原文与译文对照: 1. 解析诗句: - 诗句:“晓经豫章城东” - 译文:清晨经过豫章城东 2. 诗句解析: - 字面意思:在晨曦初露之时,诗人经过了豫章城的东西方向,即东边。 - 文化背景:在古代中国,“豫章”是指今天的江西省,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可能是在表达对故土的怀念或者对过去的回忆。 3. 诗句解析: - 字面意思:诗人感到自己已经远离家乡多年
归耕叟 轩冕若为累,田园信可耕。 宁知静者意,不类旷达情。 过江逢雨歇,穿林闻鸟鸣。 得酒亦复醉,陶然终此生。 注释: - “轩冕若为累”:指的是官位和名利如同拖累一样,令人感到烦恼和压力。 - “田园信可耕”:意味着在田园之间耕作,享受自然的生活,是一种简单而宁静的生活方式。 - “宁知静者意,不类旷达情”:表达了对安静生活的理解,认为只有真正懂得宁静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那种豁达
怨王孙:词牌名,又名“玉楼春令”。 春病:春季的气候使人生病。 弄晴弄雨:形容春风的变幻无常。 酽绿漓红:指春天的景色色彩斑斓。 乳鸠啼:指杜鹃鸟叫声。 五陵: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汉宣帝陵墓所在。油碧,即油碧罗,一种丝织品。斜阳外:夕阳西下之处。 轮声脆:车轮滚动的声音清脆。 几点平芜碎:几片平地被车辙碾压后的痕迹。 独馀病骨,依旧掩却帘栊:独自承受着疾病之痛,还是关起帘子来。 怕东风
过池阳三首 其三 每思贵池鱼,曾涉贵池水。 美人不招来,松柏秋风起。 注释: - 我常常怀念着贵池的鱼儿,我曾经在那清澈的水里游过泳。 - 美人没有邀请我,而是独自欣赏着那秋风中的松柏。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感慨。诗人回忆起曾经在贵池游过泳,感受到了水的清凉和美丽。然而,他意识到美人并没有邀请他,反而欣赏着秋天的风和松柏。这反映了诗人对孤独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东吴棹歌三首》是明代诗人汪广洋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下面,将逐句释义这首诗: 1. 玻璃冷浸洞庭山,雪竹攒青竹柚斑: - 玻璃冷浸:形容湖水清澈透明,仿佛被冷气所浸透。 - 洞庭山:指洞庭湖周边的山脉,这里是诗中的自然背景之一。 - 雪竹:指的是竹林,因为竹子在冬日常呈白色。 - 攒青竹柚:青色的竹叶和绿色的柚子,这里可能是指竹叶和柚子的颜色。 - 斑
迷阳之什三章 注释 - 迷阳:一种植物,其果实可食。在这首诗中,它可能象征某种困境或诱惑。 - 如束:像一束一样紧密。 - 母罥子足:母亲紧紧地抓住孩子。这里比喻束缚或控制。 - 伊其扫除:意为“这样清理”。这里的“伊”可能是代词,指代前文的事物,而“则馥”意味着“则芬芳”。 - 葹(zǐ):一种香草,在这里可能指的是这种草的味道。 - 媒媒厥好:形容事物美好,但随之而来的是麻烦或损失。 -
【注释】 1. 过池阳:经过池阳县。过,经过;池阳,地名,在今安徽省贵池县南。三首:指《唐诗选》卷五十七载李白《过汤泉寄杜华》,诗题作《过故人庄》。 2. 山空:群山空旷。 3. 云气收:云雾散尽。 4. 风定:风已停息。 5. 双髯发:长鬓下垂。发,同“拂”,动词。 6. 短歌:短歌行,一种体裁的诗。 7. 舟荡斜月:小船摇曳着月光。 【赏析】 李白这首诗写他游历安徽黄山时所见景色
译文 1. 天梁造空,犹如矫健的飞龙翱翔于九天之上;其身躯修长,宛如蜿蜒的螮蝀在天空中穿行。 2. 越过险峻的山脉,穿越江河,直达大国。 3. (此句为感叹词,表达对伟大建筑的敬畏) 4. 巍峨壮丽的建筑,是兆室的象征啊,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5. (此句为感叹词,表达对伟大建筑的敬畏) 6. 高耸入云的建筑,如同霞光中的纱衣般绚丽夺目;宽广如云,仿佛是朝廷的庇护所。 7. 从淮河出发,经过漕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