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阁披云倚暮寒,江城雨雪遍峰峦。
半空挝鼓三军乐,五夜烧灯万姓欢。
相国旌旄来隐隐,宾筵珂佩响珊珊。
重临谩忆追游日,独有阳春和转难。

绣阁披云倚暮寒,江城雨雪遍峰峦。

半空挝鼓三军乐,五夜烧灯万姓欢。

相国旌旄来隐隐,宾筵珂佩响珊珊。

重临谩忆追游日,独有阳春和转难。

注释:

绣阁:华丽的宫殿。披云:覆盖着云雾。倚暮寒:在傍晚时分显得冷。

江城:指临江的地方,泛指江边的城市。雨雪:雨和雪。遍:满。

半空:天空。挝(zhuā)鼓:打鼓。三军:指军队。乐:欢乐。

相国:指宰相、丞相。旌(jīng)旄:古代帝王所乘的装饰有羽毛的旗子。隐隐:隐约可见的样子。

宾筵:宴席。珂(kē):一种用玉制的装饰品。佩:系在身上的玉饰。响:发出声音。

重临:再一次来到。漫:随便地,随意地。忆:回忆。追游日:回忆起过去游玩的日子。

独:只,仅。阳春:《尚书·洪范》中说:“维禹曰:‘初一元曰岁’”。《淮南子·天文训》也说:“正月为岁,二月为章。”这里借以指美好的时光。和:和谐,不协调。转:改变。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初任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刺史时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重游滕王阁时的所见所闻以及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故人重逢的喜悦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人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卷,展现了江城雨雪覆盖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寒冷而宁静的世界之中。接着,他描述了夜晚的热闹场景,三军击鼓、万民燃灯,营造出了一种欢乐祥和的氛围。然后,诗人又描绘了宴会中的热闹气氛,宾客们手持玉器,发出悦耳的声音,让人感受到一种温馨和谐的感觉。最后,诗人表达了他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尽管现在的生活并不如意,但他依然希望能够回到过去,与故人一起共度美好时光。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热闹、欢乐、温馨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韵味,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