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车丰邑镐池东,想像周家帝业隆。
紫凤碧梧栖正稳,朱弦清庙奏何工。
分藩终拟蛮畿服,治象初悬魏阙崇。
习俗更闻勤稼穑,只今谁不颂豳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是一首怀古诗。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第一句:驻车丰邑镐池东,想像周家帝业隆。

  • 驻车:指诗人来到丰邑,即现在的西安,停下来休息并思考。
  • 丰邑:古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渭南地区,这里指的是唐代的丰邑。
  • 镐池:古代帝王打猎的地方,位于现在的西安市长安区。
  • 想像:想象、设想。
  • 周家:指周朝的王室,也就是周朝的先祖们。
  • 帝业:指周朝的基业。
  • :兴盛。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丰邑停留时,对周朝王室基业的深深怀念。他想象着周王的帝业是多么的辉煌,这反映了他对古代文明的敬仰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第二句:紫凤碧梧栖正稳,朱弦清庙奏何工。

  • 紫凤:指传说中的神鸟,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 碧梧:形容梧桐树的颜色,也常用来形容高洁的品质。
  • :栖息。
  • 朱弦:红色的琴弦,象征美好和和谐。
  • 清庙:指祭祀的场所,也象征着高尚的精神境界。
  • :演奏。
  • 何工:如何做得好、如何能够完美地完成。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诗人想象着紫凤在碧梧上栖息,朱弦在清澈的庙堂中被奏响,展现了一个和谐而美好的世界。这里的“栖”和“奏”都暗示了一种稳定和秩序的状态,与前一句中的“想像”呼应,共同构成了对周朝基业的美好祝愿。

第三句:分藩终拟蛮畿服,治象初悬魏阙崇。

  • 分藩:指分封诸侯或建立藩国。
  • 蛮畿: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称呼。
  • 治象:治理国家的形象或象征。
  • 魏阙:古代宫殿的高大门楼,常用以象征朝廷。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古代分封制度和治国理念的思考。诗人认为,最终应该像对待蛮夷那样对待周边的小国,同时也要像悬挂魏国的高大门楼那样悬挂治理国家的形象。这里的“悬”、“拟”、“治象”等词汇都强调了治理的重要性和规范性。

第四句:习俗更闻勤稼穑,只今谁不颂豳风。

  • 习俗:指传统习俗、风俗。
  • 更闻:更加听说、听闻。
  • 勤稼穑:勤劳耕作,务农。
  • 豳风:指《诗经》中的一首诗,其中包含了很多关于农业和农村生活的内容。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赞美,诗人认为,只有通过辛勤的劳作,才能获得丰收,这也是古代社会的一种普遍观念。同时,这也体现了李商隐对农业文化的尊重和维护,他认为这种文化是值得歌颂的,因此他在诗歌中多次提到了它。

总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丰邑的描述和对古代制度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明的敬仰和对现实的关注。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个人情感的表达,传达出对周朝基业的怀念以及对农业文化的赞美。整首诗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意识和文化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