缭绕阿房观阙崇,旌旗五丈建当中。
万人曾和千人唱,一世焉知二世终。
水落石鲸埋碧草,露寒金狄泣秋风。
酒池炙树皆尘土,无复离宫复道通。

【注释】

阿房宫:秦朝宫殿,秦始皇时建造。

旌旗:旗帜。

万人曾和千人唱: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摆酒宴,让百姓参加。

一世焉知二世终:意思是说,一个人怎么能够知道一个朝代的兴衰呢?

金狄:铜制的神兽,古代用以驱邪。

水落石鲸埋碧草:意谓河水干涸,连石兽都被埋在碧绿的草丛中。

露寒金狄泣秋风:露水寒冷,使铜兽哭泣,秋风吹来,发出凄凉的鸣声。

无复离宫复道通:再也没有通向宫殿的小路了。

【赏析】

此诗是诗人怀古之作。首联“缭绕阿房观阙崇,旌旗五丈建当中”,写阿房宫巍峨高大,旌旗飘扬。

颔联“万人曾和千人唱,一世焉知二世终”,抒发了对秦王朝短命的感慨。

颈联“水落石鲸埋碧草,露寒金狄泣秋风”,以水落、石沉、草枯、秋风起的意象,写出了阿房宫的残破荒凉。

尾联“酒池炙树皆尘土,无复离宫复道通”,表达了作者对秦亡的哀叹,同时也暗含着对统治者暴政的谴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历史的沉重感,又有现实的悲凉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