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外将军如虎貔,插旌挝鼓锦征衣。
夕阳在船客未醉,春水满江鱼自肥。
归路远趋丹阙召,寸心长逐白云飞。
笑歌历览思何惬,两岸鸟鸣深翠微。
【注释】
- 横石:横亘在江上的巨石。
- 崔检校陈宜武:崔检校,即崔颢;陈宜武,即陈子昂。
- 岭外将军:指岭南地区镇守边疆的将士。虎貔:古称勇猛善战的将领为“虎貔”,此处借指将士。
- 插旌(zhēn)挝鼓:指军队出征前,将旌旗插立在船头,击鼓壮行威势。
- 锦征衣:指将士穿着华丽的战袍。
- 夕阳在船客未醉:形容晚霞映照在船上,美景令人陶醉。
- 春水满江鱼自肥:春水上涨,江中鱼儿肥美,形容江南水乡的风光。
- 归路远趋丹阙(dàn jué):归途中遥远地奔向京城长安。趋,快走。丹阙,皇宫的门户。
- 寸心长逐白云飞:形容自己的心绪随着云彩飘荡,无法安定。
- 笑歌历览思何惬(qiè):一边笑着歌唱,一边观赏周围的风景,但心中却觉得不满足或遗憾。历览,指欣赏四周风景。
- 两岸鸟鸣深翠微:两岸鸟儿的鸣叫声回荡在深深的绿色之中,描绘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颢在舟次横石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战友们远赴边疆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对自己前途未明的忧虑和无奈。全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战友们的英勇形象,同时也抒发了内心的感慨与不安。
首句“岭外将军如虎貔”,通过比喻手法赞美了岭南地区镇守边疆的将士们勇猛如虎、威如貔貅,展现了他们保卫国家、守卫边疆的坚定决心和英勇气魄。这里的“虎貔”既指勇猛善战的将士,也暗喻了他们的忠诚和勇敢。
颔联“插旌挝鼓锦征衣”,进一步描绘了将士们出征前的雄壮场面。他们身着华丽的战袍,手持旌旗,擂响战鼓,准备奔赴战场,展现出一派英勇无畏的气概。
颈联“夕阳在船客未醉,春水满江鱼自肥”,则转而描写了江南水乡的自然之美。夕阳映照在江面上,美不胜收;春天的江水上涨,鱼儿在水中畅游,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壮丽的自然风光与战士们的英雄气概相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效果,更加突出了将士们英勇善战的形象。
尾联“归路远趋丹阙召,寸心长逐白云飞”,则表达了作者自己对战友们远征的思念之情。他深知战友们远赴边关,为国家效力,自己却身在家乡难以团聚,内心充满了担忧和不安。同时,他也希望自己的心绪能够随着云彩飘荡,寄托着对战友们的深深思念之情。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将士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和自己对未来命运的担忧。同时,这首诗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