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落初开日,丹厓始凿年。
有山皆是洞,无石不通泉。
扶坏成空谷,雕林作漏天。
桃花栽尚短,未满一溪烟。

【注释】

天窟洞史金吾新开:天窟,即天池;史金吾,唐武官名,掌京城禁卫。天窟洞是天池的别名。新开,指重新修建或开发。碧落,青天,此处指天池。

碧落初开日,丹厓始凿年。

碧落,指天空,这里指天池,“碧”是形容天池水的翠绿色,“落”有坠落之意,“碧落初开日”指天池水初次露出水面。丹厓,指山岩,“丹”在这里指红色,因为红色的石料在阳光下会显得特别耀眼,“厓”是指悬崖峭壁。“丹厓始凿年”指的是开始挖掘悬崖峭壁。

有山皆是洞,无石不通泉。

有山皆是洞,指山上到处都是洞。无石不通泉,意思是没有石头的地方就找不到泉水。“通”是相通的意思。

扶坏成空谷,雕林作漏天。

扶,扶持;雕,雕刻;空谷,山谷中的空地;漏天,即漏壶,古代一种计时的器具,用铜制成球形,球体内部空心,可以盛水以计时间,故又名铜壶滴漏。这句诗的意思是通过人工手段将山中自然形成的洞穴进行改造,使其成为山谷空地或水池,同时利用这些空间来设置计时器等仪器,以计时之需。

桃花栽尚短,未满一溪烟。

桃花,这里指桃花源,传说中避秦乱而隐居于此地的人所建的小村庄。这句诗的意思是桃花树还未长到足够高,还没有形成一溪烟雾的景象。

【赏析】

此诗为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天池的自然景观以及天池的由来;后六句则描写了对天池的人工改造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思考。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天池的美丽及其带来的利益。首二句写天池的地理位置以及其美丽的景色。三、四句写人们如何利用天池的美景进行人工改造。第五、六句进一步描绘了天池的改造成果。最后一句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被破坏的惋惜之情。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在面对自然时的智慧和勇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