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访征君宅,梅花覆酒香。
杖将鸠作刻,书与蠹俱藏。
北海宾盈座,南朝寺隔墙。
还同耆旧传,庞德在襄阳。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集周公瑕斋中
偶访征君宅,梅花覆酒香。
杖将鸠作刻,书与蠹俱藏。
北海宾盈座,南朝寺隔墙。
还同耆旧传,庞德在襄阳。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 集周公瑕斋中 - 周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这里可能是诗人自指或暗指某位以周公为榜样的人物。“瑕”可能指的是周公的瑕疵或不完美之处。”斋中”可能是指这位人物的居所。
- 偶访征君宅 - “偶访”表示偶然造访,“征君”是对对方的尊称,可能是对方担任官职的称呼,表明来访者身份较高。
- 梅花覆酒香 - “梅花”可能是指冬天的景色,因为冬天没有梅花,而此处提到“覆酒香”,暗示可能是在一个寒冷的季节里。”梅花覆盖”可能是用梅花作为装饰,”酒香”则可能意味着饮酒的氛围。
- 杖将鸠作刻 - “杖”可能是指手杖,用来支撑身体,“鸠”是一种鸟类,可能在这里用作比喻,表示某种工具或技艺。“作刻”可能是指制作雕刻品,或者是进行某种工艺活动。
- 书与蠹俱藏 - “蠹”通常指的是古代书籍中的蛀虫,这里可能是指书籍被蛀虫侵蚀,变得破旧不堪。“俱藏”表示一起收藏,可能是指书籍与蠹虫共同存在的状况。
- 北海宾盈座 - “北海”可能是指一个地名或特定的地点,“宾”在这里可能是指客人或宾客。“盈座”表示座位上坐满了人,说明来访的人很多。
- 南朝寺隔墙 - “南朝”可能是指中国的南方地区,也可能是对某个历史时期的指代。“寺隔墙”表明寺庙和墙壁之间有一段距离,可能是因为建筑布局或者地理位置的关系。
- 还同耆旧传,庞德在襄阳 - “耆旧”可能是指年长有德之人或前辈。“传”在这里可能是指传承或流传的意思。“庞德在襄阳”中的“庞德”可能是指历史上的庞德公,他在襄阳这个地方留下了传说,这里的“在”可能是指他曾经到过襄阳。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周公的描写以及对其住所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某个地方(很可能是周公的故居)的好奇和向往。同时,通过描绘访问过程中的景象和行为,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艺术和历史的关注和尊重。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象生动鲜明,通过具体的场景和细节,展现了一种宁静、优雅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