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葵滑熟菠薐脆,云子抄香凤乳花。
惭愧千金无报处,三生客在自蒸砂。
注释:冬天的葵菜滑溜,菠菜脆嫩。云子的香气,像凤乳花一样。惭愧我无钱报答你,三生客在这里,自己烧了砂锅。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写诗人追思怡一上人的情怀。首联写冬葵、菠菜和云子等时令食物,以及它们各自的特色和气味。颈联写自己没有能力回报怡一上人的恩惠。尾联表达自己虽然身处客地,但怡一上人却像主人一样招待他。全诗用语平易,意境清新,富有生活气息。
冬葵滑熟菠薐脆,云子抄香凤乳花。
惭愧千金无报处,三生客在自蒸砂。
注释:冬天的葵菜滑溜,菠菜脆嫩。云子的香气,像凤乳花一样。惭愧我无钱报答你,三生客在这里,自己烧了砂锅。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写诗人追思怡一上人的情怀。首联写冬葵、菠菜和云子等时令食物,以及它们各自的特色和气味。颈联写自己没有能力回报怡一上人的恩惠。尾联表达自己虽然身处客地,但怡一上人却像主人一样招待他。全诗用语平易,意境清新,富有生活气息。
诗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译文: 六经责我开生面, 七尺从天乞活埋。 注释: - 六经:指的是儒家的六部经典著作,包括《诗经》、《尚书》、《礼记》、《易经》、《乐经》和《春秋》。这里用“责”字,表示对作者的期望和要求。 - 我:指王夫之自己。开生面:打破旧有的观念和限制,提出新的观点和思想。 - 七尺:古时人身高以七尺为标准。从天乞活埋:从天空中乞求活下去
【注释】 寒月迥:皎洁的月色。迥:明亮,皎洁。 旖旎:柔和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片影但惊孤叶坠:一片月光只惊动了树上的落叶。孤:单。 数峰无那晚烟残:无数山峰没有晚烟的笼罩。无那,无可奈何。 略似梦中看:有点像在梦中看到的。 深伫立:久久地站立。 清露沁肌寒:清冷的露水浸润肌肤感到寒凉。沁肌,渗透肌肤。 药灶松风初淅沥:药炉上的松木柴火发出的声响刚开始清晰。 竹窗梅影已阑珊
王夫之的《咏史二十七首 其一》通过描绘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与评价。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 1. 箕子生传淇范:箕子是周朝末年的贤臣,他的出生地在现今的河南省淇县。传说中箕子因不满商纣王的暴政,而逃到卫国,并在那里留下了深刻的政治改革思想。这里的“传”字表明箕子的言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刘歆死击谷梁:刘歆是西汉末年著名的儒学家和学者
【注释】: 地坼天乖清泪竭:天地分开,感情无法维系。坼,分。 油卜罢春灯,寒砧谢秋节:用灯芯草在油里蘸上药末,燃烛驱除瘟疫;秋夜捣衣以报征夫之思。 宝带裂同心:古代夫妻的玉佩或金带,中间有穿孔,系着同心结。 他生就君结:来世再与你结为夫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情调哀婉的离别诗。 首句“长相思”直抒其意,表达出诗人与所爱之人永别的心情。 第二句“地坼天乖清泪竭”
忆江南·寒夜读书 寒月迥,风袭读书帷。 砚滴摇光分碎玉,镫花随影落琼芝。 历历记当时。 注释: 寒月:寒冷的月光。 迥:广阔、高远。 风袭:风吹袭卷。 读书帷:书房里的帐子。 砚滴:砚台滴水的声音。 摇光:月光晃动的样子。 碎玉:形容月光像碎玉一样闪烁。 镫花:灯花,指烛光。 随影:随着灯光摇曳。 琼芝:美玉,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历历:清晰可见的样子。 人已老:形容时间过得很快,人已经老了
注释:狄青不是万人敌,韦皋也不是百里挑一的人才。 学着击打鹰和鹯来夸耀自己的才能,但却不知道这是黄雀在生灾难。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自命不凡、自恃有才之士的不满和批评之情。诗中以狄青和韦皋为例,指出他们虽然有一定的才能,但并不是真正能够胜任大事的人物。诗人认为,真正的英雄应当像黄鹄一样,不与鹰鹯争高下,而是应该有自己的远大志向和抱负。同时,诗人也提醒这些人,不要过于自傲,否则可能会招来灾祸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进行分析。“望江南 木意四”是全诗的第一句,从字面意思来看,“木”字有多重含义,可以指代树木,也可以指代诗人自己,还可以指代江南。“四”字在这里应该是指代作者对江南的四次忆念之情。“江南忆,霞采映江波。”这句诗的意思是:怀念江南,那里的景色如霞彩般美丽,映照在江面上。其中“忆”字点明了主题。
【译文】 在月光下遥望远方,剑光如蓉花绽放寒光三尺。弓影斜映半轮月亮,豪情激荡令人悲笳响起。回首处平沙漫漫,雪窖天高雁群飞过。琼楼暗影难挡妖蟆,白发人已两鬓霜白。 【注释】 1. 寒月迥:寒月高远明亮。 2. 属:指向。 3. 剑吐蓉光:指宝剑发出冷光。 4. 剑垂蟾影:指宝剑下垂,月光如蟾蜍般投射出影子。 5. 豪气动悲笳:豪气冲天地动,让人悲笳响起。 6. 幂历:形容视线模糊不清。 7.
【诗句释义】 芦展霜英,蓼开红粟,三分秋在堪怜。 芙蓉木未,午压绛痕鲜。 似欲将人共醉,何须问、谁健他年。 吹不去,当头皂帽,直上有青天。 飞仙曾授我,汝南真诀,壸里清元。 已住云山,绝顶芸尽芝。 田何处更寻高,巘累芒、鞋竹杖横。 肩凝眸处,齐州数点,万里罩平烟。 【译文】 芦荻展开霜雪般的花絮,蓼花开得如火如荼,秋天的三分之一就在这凄迷中了。 芙蓉还未开放,但午压的花朵鲜红鲜艳。
惊风淅沥渐无声。恰泠泠。早盈盈。促拍悲丝、转入凤笙清。 唤醒梅花月下梦,看咫尺,有瑶京。人闲何用久留情。晓风轻。晓烟晴。流水斜阳、莫惜玉山倾。 解释消沈千种恨,明镜里,鬓丝横。 赏析: 本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首句“惊风淅沥渐无声”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伤的氛围。接着
乞食未足耻,折腰真可怜。 若止爱一醉,还应恋秫田。 诗句注释及其赏析 1. 乞食未足耻:描述诗人为了生计而乞讨,这种行为在古代被视为不光彩,但诗人却认为这是不足为耻的。 2. 折腰真可怜:这里的“折腰”指的是弯腰行礼,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礼仪行为,象征着对他人的尊重。但诗人在这里用来形容自己因为贫困而不得不屈身于人,这种无奈和可怜让诗人感到十分心疼。 3. 若止爱一醉,还应恋秫田
【注释】 缥渺:指高远、虚无的样子。诸天:佛教语,指所有的天界。缟(gǎo)雪:白色的雪。㶿(wēi):云气。苏闉(yīn):京城名,今江苏扬州。画板:古代画在屏风或墙壁上供人欣赏的图画。 【赏析】 此诗为追怀友人之作,首句以“缥渺”写诸天的景色,以“缟雪”写雪的洁白;次句以“垆烟”写寺中香烟缭绕,以“湿云衣”写云气之轻;三句写重来寺中所见的春色,以“苍翠”“迷”写春天的生机
``` 醉乡既可居,东皋亦逆旅。 译文:在醉乡里可以随意生活,在东皋地也可以暂作旅馆。 注释:醉乡:指酒乡,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空间。逆旅:旅店。 赏析:此诗句描绘了诗人在酒乡中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东皋地的暂时寄居的无奈和寂寞。"醉乡既可居",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中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人忘记烦恼,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东皋亦逆旅",则揭示了诗人在这个世界中的临时居住状态
【注释】 桃花:指桃花源。流水:指流水乡,即桃花源。“一往”:永远。“隔春”:隔绝了春天。“重问津”:再问渡口。 【赏析】 《桃花与流水》是唐代诗人陶渊明的诗作。此诗以桃花与流水起兴,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自然、远离世俗的向往之情。全诗构思新颖,语言质朴。诗人在桃花源中找到了避世隐居的理想境界,并以此为依托,抒发了他渴望过上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的情怀
注释:斜阳下,荒废的枣树下,我回首望去,只见山头升起一缕缕袅袅炊烟。当时没有料到今生要与你分离,却仍然像当年那样在秋风中哭泣。 赏析:这首诗是陈子昂晚年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深情和对命运的感慨。诗的开头两句写眼前所见,夕阳西下,枣树摇曳,山头烟雾缭绕,诗人回首望去,只见烟雾升腾。这里以景入情,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然而,这种氛围并未使诗人感到孤独或绝望
【注释】 古松:松树。罗汉:佛教名词,指修行得道者(佛的弟子),因受戒时须披剃去须发而称“和尚”。这里指古松。小乘禅:小乘教派所传修的禅定法门。 【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古松之作。作者在诗中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对古松加以赞美,并借古松来表达自己对于世事的看法和态度。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长。 前两句写古松之形,后两句写古松之神。诗人用笔简洁生动,一气呵成,将古松人格化,赋予其人的情感,使其人格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