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之碑谁帝虎,无弦之琴谁宫羽。
角尖不挂羚羊痕,随意天花散春雨。
我公昔浮玉沙湖,湖上突出孤山孤。
补山未了公南返,螺髻修眉半有无。
下士之见不越咫,谓公勤勤补山耳。
支祈平吞江南之云江北梦,息壤欲堙何处起。
公笑卷山山为藏,青苍缩入柳杯里。
折脚铛中冰不腐,煮烂须弥将芥补。
湖南空有青莲七十二万茎,总不入公补处数。
无土不现补山堂,峥嵘日月开幽荒。
飞来之峰弹指已过洞庭水,北山愚公嗟徬徨。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和元明韵二首寄和些翁补山堂诗己就闻翁返石门复次韵》。
译文:
无字之碑谁能称帝?无弦之琴谁为宫羽?
角尖不挂羚羊痕迹,随意天花散春雨。
我公昔浮玉沙湖,湖上突出孤山孤。
补山未了公南返,螺髻修眉半有无。
下士之见不越咫,谓公勤勤补山耳。
支祈平吞江南之云江北梦,息壤欲堙何处起。
公笑卷山山为藏,青苍缩入柳杯里。
折脚铛中冰不腐,煮烂须弥将芥补。
湖南空有青莲七十二万茎,总不入公补处数。
无土不现补山堂,峥嵘日月开幽荒。
飞来之峰弹指已过洞庭水,北山愚公嗟徬徨。
注释:
- 无字之碑谁帝虎:意为没有文字的纪念碑,谁能称王?帝虎可能指的是皇帝或者权威的象征。
- 无弦之琴谁宫羽:意为没有琴弦的琴,谁可以弹奏出宫音和羽音?宫羽可能指的是古代乐器中的音符。
- 角尖不挂羚羊痕:形容事物非常完美,没有任何瑕疵。
- 下士之见不越咫:意为普通人的见解,不超越眼前的事物。
- 谓公勤勤补山耳:意为人们认为你一直在修补山,实际上是在描述你的勤奋和努力。
- 支祈平吞江南之云江北梦:意为像支祈一样,能够吞并江南的云,也可以理解为对某人能力的夸张描述。
- 息壤欲堙何处起:意为息壤(一种神奇的土地,可以生长万物)想要填埋哪里会有什么起因吗?这里的“起”可能是对某件事情的起源或原因的询问。
- 公笑卷山山为藏:意为你笑时,将山峦卷起来就像收藏东西一样。
- 青苍缩入柳杯里:意为青色的山峦被压缩到柳杯里。这里的“青苍”可能是指青山的颜色,而“缩入柳杯里”则是形象地描绘了山的缩小。
- 折脚铛中冰不腐:意为在折脚铛里煮着的冰不会腐烂。这个比喻可能是在说某种东西即使受到损害也不会变质。
- 煮烂须弥将芥补:意为将芥子煮烂,用它来修补须弥山。须弥山是印度神话中的一座大山,这里可能是在说通过某种方法可以将小的东西变得强大。
- 总不入公补处数:意为这些都无法达到你修补的地方的数量。这里的“补处”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或位置。
- 无土不现补山堂:意为只要有土壤,就会显现出你的补山堂。这句话可能是在强调补山堂的重要性或价值。
- 峥嵘日月开幽荒:意为峥嵘的天空和明亮的月亮照亮了幽暗的荒野。这里的“峥嵘”和“幽荒”都是形容词,分别用来修饰天空和荒野。
- 飞来之峰弹指已过洞庭水:意为飞来的山峰,在弹指之间已经经过了洞庭湖的水。这里的“弹指”是一个古代计时工具,表示很短的时间。
- 北山愚公嗟徬徨:意为北方的愚公感叹自己徘徊不前。这里的“北山愚公”可能是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愚公移山》中的主人公愚公,而“彷徨”表示迷茫或徘徊不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