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发粤雏年十四,闻人说有霜雪字。
正月梅残度岭来,桃花郴水春流腻。
经年绝望望南天,落叶黄云栖瞑烟。
飘空冉冉光摇目,疑絮疑花两不然。
心知是雪情难决,借问方知寒雨结。
此生今日乍相逢,掬玉寻香向谁说。
可怜觌面未相亲,故是阳台梦里云。
垂杨风细梧桐月,总道龟毛重九斤。

【注释】粤奴:指唐玄宗。霜雪字:《晋书·谢安传》记载,谢安年轻时与弟弟谢万游于江陵,有人告诉谢万说:“安石作相,当涂屋,公无为高卧。”谢万曰:“云山已具,何必更登?”后谢安入朝执政,其弟谢万被免官。故有“霜雪”之喻。粤(yuè):广东。剪发:古时南方多雨,男子留长头发,以表示不仕之意,称“剪发”。南天:即南天门,指帝都长安。桃源:传说中的避世之地,也借指桃花源。郴(chēn)水:郴州,今属湖南。“郴水春流腻”是比喻春天的景色美好动人。暝(míng)烟:傍晚的烟雾。冉冉:慢慢地。光摇目:光彩在眼中闪烁。疑絮疑花两不然:既像柳絮也像花朵。“絮”和“花”在这里都是比喻。

【赏析】此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据《唐才子传》记载,此诗是诗人晚年所作,时年五十九岁。《粤东诗载》引王嗣奭语云:“此篇盖晚年自叹,亦见其情之深矣。”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韶华易逝、美人难逢的无限感慨。

首联“剪发粤雏年十四,闻人说有霜雪字”,写诗人初识女子时的情景。诗人年少时就听说韶关一带的女子有“霜雪”之称。“剪发”句是说少年时因思念而剪短了头发,“闻人说有霜雪字”则是说因为听说韶阳女子有“霜雪”之美的名字。“霜雪”二字既是对韶关女子美的赞誉,也是诗人对自己情感的隐喻。

颔联“正月梅残度岭来,桃花郴水春流腻”,写韶关地区春天的景象。诗人从韶关出发,经过岭上,来到郴州,一路上只见梅花凋零,春天的河水也显得有些腻浊。这里的“郴水”即指郴州的湘江,“腻”字则写出了春天河水的特点。“桃花”句则是写郴州春季的景色。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物,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颈联“经年绝望望南天,落叶黄云栖瞑烟”,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韶关地区春天景色的感受和心境。诗人在漫长的岁月里,始终没有看到过真正美丽的韶关春天景象。如今,当诗人终于来到了这片土地,却发现这里的风景已经变得如此凄凉。“落叶黄云栖瞑烟”一句更是将这种凄凉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

尾联“飘空冉冉光摇目,疑絮疑花两不然”写诗人对韶关地区春天景色的感叹和疑惑。诗人站在高处,看着眼前的美景,却感到困惑不解。这两句既表现了韶关春天景色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纠结。

整首诗通过对韶关地区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流逝、美色难遇的深深感慨。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自然景观,又有人物形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