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是幽人宅,偏于水木便。
天然松障子,宛在竹窗前。
晚照留僧阁,茶香到客船。
埙篪方比舍,曲罢又闻弦。
好是幽人宅,偏于水木便。
天然松障子,宛在竹窗前。
晚照留僧阁,茶香到客船。
埙篪方比舍,曲罢又闻弦。
注释
- 好是幽人宅:这里的“好”字表明了作者对这处住所的欣赏和喜爱,而“幽人”通常指性情孤高或生活清逸的人,表达了一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偏于水木便:这句话描述了新居地理位置的优越,靠近水域和树木,给人一种自然舒适的感觉。
- 天然松障子:这里的“松障子”指的是自然形成的屏障,如同松树一样,既美观又具有实用价值。
- 宛在竹窗前:形容窗户仿佛就设在竹子旁边,给人一种清新脱俗、宁静致远的感觉。
- 晚照留僧阁:傍晚的阳光照射在僧人的阁楼上,营造出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
- 茶香到客船:茶香从船上飘来,给来访的客人带来愉悦的体验。
- 埙篪方比舍:使用“比舍”意味着家中有和谐的气氛,埙和篪都是古代乐器,这里比喻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
- 曲罢又闻弦:乐曲演奏完毕,还能听到弦乐的声音,展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和艺术氛围。
赏析
《题半塘陆仲子新居》是明代诗人李流芳的作品,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陆仲子的住所及其周围环境的美好。诗中不仅赞美了一个理想的居住空间,还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喜爱和对和谐家庭生活的向往。整体上,此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和谐宁静的生活画卷,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与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陆仲子新居环境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居所的向往和赞美。诗中使用了许多意象,如松树、竹林、夕阳等,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安宁的画面。诗中的“晚照”、“茶香”、“埙篪”等词汇,都透露出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哲学。
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和谐家庭的珍视。诗中提到“家和万事兴”,强调了家庭和睦对个人幸福的重要性。同时,诗中的“曲罢又闻弦”可能象征着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与鼓励,反映出作者对家庭情感的重视。
《题半塘陆仲子新居》不仅是一首赞美美丽家园的诗歌,更是一篇充满哲理的生活散文。它教会我们如何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美好,如何珍惜身边的每一份和谐与爱。这首诗不仅让读者领略到自然美景的魅力,更让我们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