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君南浦月,归去武夷西。
远水微分岸,流云不住溪。
久居相见惯,忽别倍情悽。
慰我相思处,山中有旧题。

【注释】:

  1. 南浦月:指送别时南岸的月光。
  2. 武夷西:即福建西部,因武夷山在福州西北,故称。
  3. 远水:指远处的江水。
  4. 流云不住溪:指流水中漂浮着的白云,不断变幻着形状。
  5. 久居相见惯:长时间在一起居住,彼此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6. 忽别倍情悽(qī):突然分别,感情更加悲伤。
  7. 慰我相思处:安慰我思念你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写离别时的情景和心情。首句写送别的时间和地点,二、三句写远望中的景色,末联抒发离愁别恨。全诗语言朴实,情景交融,含蓄蕴藉,耐人寻味,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送君南浦月,归去武夷西。”首句点明送别的时间和地点,次句写别后归程。“南浦”为古代送别之地,这里借指送别的地方;“武夷”为福建省的名山,这里借指归途所在地。两句一送一归,一扬一抑,相映成趣。
    “远水微分岸,流云不住溪。”写远望中的景色,“远水”对“近水”,“微分岸”对“分明”,都是说远观所见,所以有“微”、“分明”等词。这两句写眼前之景,也是写眼前景,但通过眼前景来表达诗人的情怀。
    “久居相见惯,忽别倍情凄。”前句写久别重逢时的欣喜之情,后句写突然分手时的痛苦之情。久别重逢本应欢乐无比,然而诗人却感到格外伤感;本来应该欢声笑语,然而却只有眼泪在滴落。
    “慰我相思处,山中有旧题。”尾联抒发离别后的思恋之情。这两句用典。南朝梁元帝萧绎曾于武夷山中筑别墅,自号“金门山主”。《南史·梁本纪》上记载,“(侯景)围台城,帝走金门山……遂被擒杀。”后来有人将这首诗题名为《金门山赋》,并刻石立碑。
    这首诗写得非常巧妙。开头两句点明了时间地点,为下文蓄势。中间四句,写目之所及,以远观、近看为主,写出了山水之美、景物之异、人情之浓,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惜别之情。最后两句收束全诗,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全诗构思精巧,层次井然;意境高远,韵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